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楼县

石楼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吐京县置,属隰州。治所即今山西石楼县。大业三年(607)属龙泉郡。唐属隰州。《元和志》卷12石楼县:“因县东石楼山为名。”明万历四十年(1612)改属汾州府。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中西部、黄河东岸、吕梁山西麓,西邻陕西省。属吕梁市。面积 1743 平方千米。人口10.4万。辖4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灵泉镇。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封宣义为土军侯。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封代共王子郢客为土军侯,后置土军县,属西河郡。东汉废。十六国夏王赫连勃勃置吐京护军。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置吐京郡,又置岭西县为郡治。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改岭西县为吐京县,仍为吐京郡治。隋开皇初废吐京郡,十八年(598年)改吐京县为石楼县,因县东石楼山为名(《元和郡县志》),属龙泉郡。唐贞观元年(627年)属东和州。二年改属隰州。五代、北宋、金、元因之。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改属汾州府。清因之。1914年属冀宁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汾阳专区,1951年属临汾专区。1958年并入吕梁县,1960年恢复石楼县,属晋南专区。1967年属晋南地区。1971年属吕梁地区。2003年属吕梁市。黄河、屈产河、义牒河、和合河、小蒜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高粱、谷子、豆类、莜麦、荞麦、油料作物为主,盛产红枣。矿产有煤、铁、铝土、耐火黏土、天然气。工业有煤炭、冶金、化工、建材、陶瓷、机械、食品等。名胜古迹有兴东垣东岳庙、殿山寺戏台等。


猜你喜欢

  • 武盈洞

    北宋置,属邕州左江道。在今广西龙州县境。后废。

  • 和西县

    1939年晋冀鲁豫边区由和顺县西部析置。属太行区。治横岭镇 (今山西和顺县西横岭镇)。1945年4月撤销,与和东县合并,复置和顺县。旧县名。太行抗日根据地设。1939年由山西省和顺县西部析置。以位县西

  • 兀库尔城

    明末清初索伦部城寨。故址在今黑龙江省塔河县东北绥安站附近。《清太宗实录》卷51:崇德五年(1640)四月,萨穆什喀等讨博木博果尔,达尔布尼等“聚七屯之人于兀库尔城”。

  • 关内道

    唐贞观元年(627)置。《唐六典》卷3:关内道“东距河,西抵陇坂,南据终南之山,北边沙漠”。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 内蒙古阴山以南,宁夏贺兰山、甘肃六盘山以东地区。开元二十一年(733)分置京畿道,与关

  • 苏武城

    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明一统志》卷21大同府:苏武城“在府城西北五百余里。苏武使匈奴时居此”。

  • 归德墟

    即今广西平果县东北归德。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归德土州图:归德土州驻地。

  • 白槀戍

    在今河南麻城市东北。《魏书·任城王澄传》:澄“遣长风戍主奇道显攻萧衍阴山戍,破之。……仍引攻白槀戍,又破之,斩其宁朔将军、关内侯吴道爽”。即此。

  • 盈川山

    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南。《元和志》 卷30洋水县: 盈川县 “以县南有盈川山为名”。

  • 林杨国

    即林阳国。《水经·河水注》 引竺枝 《扶南记》 曰: “林杨国去金陈国步道二千里。”

  • 新河口镇

    即今安徽无为县东河坝镇。清光绪 《庐州府志》 卷2 《无为州图》: 东有新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