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山
在今湖北阳新县西。《方舆纪要》卷76兴国州:石榴山“在州西五十里。有石榴山洞,四面险阻,人多避难于此”。
在今湖北阳新县西。《方舆纪要》卷76兴国州:石榴山“在州西五十里。有石榴山洞,四面险阻,人多避难于此”。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置,治所在宁化县(今山西宁武县西南八十八里宁化乡)。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升为宁化州。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置,治宁化县(今山西宁武县西南宁化)。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宁
即今河北定州市南高蓬镇。清道光 《定州志》 卷7市集: 高蓬镇在 “城南四十里”。在河北省定州市南部偏西。面积56.2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北高蓬,人口4180。1953年设北高蓬乡,195
在今山东邹平县东二十四里长山镇鲍家村西南。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存。面积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上叠压商周至秦汉文化层。出土器物有石斧、石锛、石簇、蚌锯、铜削、铜簇、黑陶杯、鼎、鬲、簋、豆及蛋壳陶
清光绪十一年 (1885) 析呼兰厅北境置,属黑龙江将军。治所在北团林子 (今黑龙江省绥化市)。三十年十二月 (1905.1) 升为绥化府。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置,治今黑龙江省绥化市。后升为府。
宋大理时为俄麻甸。即今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西南四十八里勐马镇。洪宪元年(1916) 《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 澜沧西南有勐马。傣语 “勐” 为地方,“马” 为来,意即从他乡迁来的村。
唐中和三年(883)以雁门节度为代北节度,治代州(今山西代县)。领忻、代二州。北宋太平兴国中废。
即今江苏吴江市东同里镇。元、明、清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吴江县:同里镇“在县东十五里。唐初名铜里,宋改今名。……《志》云:明初,同里商民辏集,置税务局于此,寻废。今有巡司为县东之藩蔽”。
一名白云径。在今江苏溧阳市东。宋《景定建康志》卷18:白云渡“在溧阳县东十里。清沏可玩,东流入荆溪”。
在今河北深州市南。《后汉书·冯异传》:更始二年 (24),光武自下曲阳驰至滹沱河,“及至南宫,遇大风雨,光武引车入道傍空舍,异抱薪,邓禹爇火,光武对灶燎衣,异复进麦饭菟肩”。即此。
在今河南荥阳市北。《史记·项羽本纪》:“战荥阳南京索间。”《正义》引《括地志》:“小索故城在荥阳县北四里。京相璠《地名》云,京县有大索亭、小索亭,大、小氏兄弟居之,故有大小之号。”古城名。在今河南省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