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科布多

科布多

政区名。清乾隆二十六年 (1761) 设参赞大臣一员,受乌里雅苏台将军节制。治所在科布多城(今蒙古国西部科布多省会科布多)。《清一统志·乌里雅苏台统部》: 科布多参赞大臣 “管理扎哈沁、厄鲁特、明阿特、阿勒坦乌梁海、阿勒坦淖尔乌梁海地方,统辖杜尔伯特、新土尔扈特、新和硕特三部官兵粮饷驿台牧务蒙古事件”。辖境相当今蒙古国西部科布多、乌布苏、巴颜乌列盖等省,新疆阿勒泰地区及俄罗斯阿尔泰边区地。同治三年 (1864) 沙皇俄国通过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纪》 及以后续订的 《科布多界约》 等不平等条约,割占阿尔泰淖尔乌梁海及阿尔泰乌梁海部分地,并开科布多为通商市场。光绪三十二年 (1906) 将阿尔泰乌梁海、新土尔扈特和新和硕特从科布多辖境分出,划归阿尔泰办事大臣管辖。1912年其地为喀尔喀封建主占领,在沙俄策动下宣布 “独立”。


清代政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设参赞大臣一员,驻科布多城(今蒙古国科布多省省会),统辖阿尔泰山南北两麓厄鲁特蒙古诸部和阿尔泰、阿尔泰诺尔两乌梁海部落,归驻扎乌里雅苏台的定边左副将军节制。同治三年(1864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了阿尔泰诺尔乌梁海,其地相当今俄罗斯戈尔诺阿尔泰自治州。光绪七年(1881年),沙俄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伊犁条约》和以后的《中俄科塔界约》,割去了阿尔泰乌梁海的西部地区,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巴河县国界以外、斋桑泊以东一带地区。三十一年清廷将剩余部分从科布多划出另设阿尔泰办事大臣,驻承化寺(今新疆阿勒泰),统辖阿尔泰乌梁海东部与新土尔扈特、新和硕特两部地,相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1919年划属新疆。1912年科布多厄鲁特诸部为在沙俄策动下宣布“独立”的喀尔喀封建主所占领,其地即今蒙古国科布多、巴彦乌列盖两省和乌布苏诺尔省的大部以及俄罗斯图瓦自治州唐努山以南部分。


猜你喜欢

  • 会川卫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改会川守御千户所府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二十七年(1394)属四川行都司。辖境相当今四川会理、会东、米易等县地。清雍正六年(1728)废入会理州。明洪武十五年(

  • 丁壁镇

    在今山西高平县东南。《清一统志·泽州府》:丁壁镇“在高平县南三十里。有堡”。

  • 新镇县

    ①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智州。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河静以南。贞观元年 (627) 废。②1914年改保定县置,属直隶津海道。治所在今河北文安县西北新镇。1949年废入文安县。旧县名。1914年改

  • 广福山

    在今湖南武冈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81武冈州:广福山“山峰峻拔,石洞深邃”。

  • 门扇峡

    在今湖北巴东县西。《方舆纪要》卷78巴东县“东奔峡”条下:“门扇峡在县西三十里,夏秋水泛,涡漩极险。”

  • 溧水州

    元元贞初升溧水县置,属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溧水县。明洪武二年 (1369) 复为溧水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溧水县置,治今江苏省溧水县。属建康路(后改为集庆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县

  • 大斧山

    即今内蒙古扎鲁特旗西汉山。《辽史·地理志》:上京临潢府“有大斧山”。

  • 参麻布玛

    在今西藏巴青县东北江绵附近。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 《西藏志 ·外番》。

  • 鸡鸣峡

    在今四川涪陵市西龟龙关。《水经·江水注》:江水“东至黎乡,历鸡鸣峡”。《元和志》卷30涪州:“鸡鸣硖山在县西十五里。先主时,涪陵人反,蜀将邓芝讨焉,至鸡鸣硖。”

  • 圉泽

    春秋周地。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前516),召伯逆王于尸,“遂军圉泽”。即此。春秋周地。在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前516年):“遂军圉泽,次于隄上。”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