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坑山
在今福建政和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97建宁府政和县: 筹坑山在 “县东北二十里。山高广,峰岩泉石种种奇胜。共最高者曰天柱峰”。
在今福建政和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97建宁府政和县: 筹坑山在 “县东北二十里。山高广,峰岩泉石种种奇胜。共最高者曰天柱峰”。
即今印度尼西亚帝汶岛。地闷,马来语意译为“东”。吉里系由梵语转为马来语Giri之对音,意为大山。明费信《星槎胜览》有专条记述。
①即今山东章丘市之淯河,北注小清河。其源为百脉水。元于钦 《齐乘》 卷2: 百脉水 “即绣江源也”。②一名罗越水。即今广西桂平县西南五十里大洋河。《寰宇记》 卷167容州陆川县: “罗越水亦名灵溪水,
西汉置,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昌邑市东南九十六里高阳。东汉省。西汉成帝建始二年(前31年)封高密顷王子恁置,治今山东省昌邑市东南。东汉省。
即耀川州。治所在今四小金县境。
亦作蓝河关、蓝河镇。在今湖北郧西县西南大蓝河入汉江处之蓝滩村。隔汉江与陕西洵阳、白河二县为界。清有外委驻防。
又名余荫园。在今广东番禺市(市桥镇)东北十八里南村镇。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由举人邬燕天为纪念其祖先余荫而建。布局奇巧。与顺德市清晖园、东莞市的可园、佛山市的十二石斋,同被誉为广东四大名园。在广
即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前旗。治所在今辽宁彰武县东北后新秋西北。1949年并入彰武县。
①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塔城。清雍正七年 (1729) 置塔城土把总。②即塔尔巴哈台城。今新疆塔城市。《清史稿·地理志》 塔尔巴哈台直隶厅: “塔城左翼副都统、参赞大臣、领队大臣、副将驻。”集镇
清嘉庆五年(1800)改五郎厅置,属西安府。治所在今陕西宁陕县北十五里老城乡。1913年改为宁陕县。清嘉庆五年(1800年)分长安、盩厔、洋县、石泉、镇安五县地置,治今陕西省宁陕县北老城。属西安府。1
五代唐黎州和长和国交通要地。即今四川省冕宁县南泸沽镇。五代唐天成二年(927年),黎州状申,转牒称督爽大长和国宰相布燮上大唐皇帝奏疏一封,“又入平夷、新安、宁远、摽莎”(《五代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