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绥化县

绥化县

①东魏武定七年 (549) 置,属淮阳郡。治所在今江苏淮阴市西古泗水西岸。北周改名淮阳县。

②北周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市东北二十里古城村。保定元年 (561) 改为虞乡县。

③1913年降绥化府置,属黑龙江省绥兰道。治所在北团林子 (今黑龙江省绥化市)。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1945年属合江省。1982年改设绥化市。


(1)古县名。(1)北魏置,治今山西省永济市虞乡镇西北,为绥化郡治。北周省。明帝武成二年(560年)复置。保定元年(561年)改为虞乡县。(2)东魏武定七年(549年)置,治今江苏省淮安市西南旧泗水(今废黄河)与淮水交汇处,属淮阳郡。北周改名淮阳县。(2)旧县名。1913年由绥化府改置。治北团林子(今黑龙江绥化市北林区)。1982年撤销,改设绥化市。


猜你喜欢

  • 二仙洞

    即今四川巫溪县北三十里宁厂镇二仙山上之仙人洞。《舆地纪胜》卷181大宁监:二仙洞“在监东北十七里,盐泉之侧。峭壁上有石纹,若人相对起伏状。旁有洞,深广莫测。洞中有双松, 中有石塌。前有一池,泉流如注,

  • 九名九姓独山州长官司

    明洪武十六年(1383)改独山州长官司置,属都匀卫。治所即今贵州独山县。弘治七年(1494)升为独山州。

  • 东宁厅

    清宣统二年(1910)析绥芬府置,属吉林省。治所在三岔口(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南三岔口朝鲜族乡)。1913年降为东宁县。清宣统元年(1909年)置,治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三岔口。1913年降为县。

  • 河西四郡

    西汉武帝元狩二年 (前121),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降汉,以其故地置酒泉、武威二郡。元鼎六年 (前111) 又分置张掖、敦煌二郡。因地在甘肃黄河以西,故称河西四郡。《后汉书·西羌传》:阳嘉年间,巩唐种三

  • 合林县

    1935年4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治鹤龄寺(今四川剑阁县东南鹤龄镇)。1935年2月废。旧县名。川陕苏区设。1933年初由四川省剑阁县东南析置,治鹤龄寺。同年3月撤销,仍并入剑阁县。

  • 钓矶山

    在今江西南昌市西约十里,赣江西。《寰宇记》 卷106洪州: 钓矶山 “在 (州) 城西北十里。广百步,水四绕,云洪崖先生钓游处”。古山名。即今江西省都昌县南钓矶。《元和郡县志》:“昔陶侃尝钓于此。”

  • 泽当

    即今西藏乃东县北,雅鲁藏布江南岸泽当。相传是西藏古代人类发祥地。“泽当”,藏语意为猴子玩耍坝、游戏场。清 《乾隆内府舆图》 作泽当珠克特亨。清末辛亥年版 《西藏新志》 卷上: “泽当为前藏都府,在雅鲁

  • 雒檐湖

    即迎檐湖。又作额檐湖、頟檐湖。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南齐书·高帝纪》: 南朝宋升明元年 (477),刘秉等谋杀萧道成,“众军攻石头,斩(袁) 粲,刘秉走雒檐湖”。《宋书·刘秉传》、《南史·齐高帝纪》

  • 一作庸。西周封国。在今河南新乡县西南。《汉书·地理志》: “河内本殷之旧都。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风》 邶、庸、卫国是也。鄁,以封纣子武庚; 庸,管叔尹之; 卫,蔡叔尹之。以监殷民,谓之三监

  • 苌举县

    北魏置,为槃头郡治。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白水江镇长峰村。北周属落丛郡。隋初改为长举县。古县名。北魏置,治今陕西省略阳县西北嘉陵江西长峰镇南。为槃头郡治。隋初改长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