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羊山

羊山

①又作洋山。在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海中。《方舆纪要》卷24松江府华亭县:羊山“在府境金山卫东海中。山高大,周七八十里。四围环抱,有十八奥,中如大湖,可容数百艘。湖口面北,上有娘娘庙。山有淡泉,海泊往往取汲于此。……《海防考》:自吴淞而出,一潮可至羊山。倭寇来犯, 自羊山过淡水门而西,则苏松之患切矣。今南自定海,北自吴淞,皆以羊山为会哨之所,盖道里适均,且御贼于海洋,为得上策也”。

②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北。清道光《铜山县志》卷2:羊山“寨山南一里”。民国《铜山县志》卷13:龟山“西为羊山。俗名妈妈山,山形似人乳。下有蔺家坝”。

③即今浙江嵊泗县西崎岖列岛中之大、小洋山。明嘉靖《宁波府志》谓洋山在“昌国东北海中”。《方舆纪要》卷91嘉兴府海盐县:羊山“在县东北乍浦所之东。山峙海中,卫所官兵与金山卫官兵并汛守于此。胡宗宪曰:乍浦海滩浅阁,无山奥避风之处,不若海中羊山有奥,可以泊舟”。

④即阳山。在今山东金乡县西北。

⑤在今云南个旧市西。两汉称羊山。《汉书·地理志》 贲古县:“西,羊山出银、铅。”

⑥在今陕西旬阳县北五十里。《清一统志·兴安府一》:羊山“终南支阜,连络千里。相传为福地修炼之所,下有谷粟、黑龙、仙花等洞,俱祷雨有应。绝顶有观址,俗云张子房辟谷处”。


古山名。即今浙江省嵊泗县西南海中大、小洋山。明清皆设哨所戍守。


猜你喜欢

  • 怛没国

    即怛满国。唐西域国名。都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东南境阿姆河北岸铁尔梅兹。《新唐书·西域传下》: “怛满或曰怛没,东陀拔斯,南大食。……居乌浒河北平川中。兽多师子。西北与史接,以铁关为限。” 唐于此置姑墨州

  • 博望驿

    即今河南方城县西南五十六里博望镇。清置驿丞及递运所于此。

  • 平周

    战国魏邑。在今山西介休市西。《史记·魏世家》:襄王十三年(前306),“秦取我曲沃、平周”,即此。西汉置平周县。古邑名。战国魏邑。在今山西省介休市西。《史记·魏世家》:襄王十三年(前306年),“秦取

  • 八柳树堡

    在今山西偏关县东四十里八柳树村。《方舆纪要》卷40偏关县:八柳树堡“景泰二年建,万历二十五年修筑,周二里有奇。堡西北红水沟最为冲”。

  • 九华山

    ①即覆舟山。又称小九华山。在今江苏南京市太平门西侧。山顶有三藏塔,塔下葬有唐玄奘的部分顶骨。现已辟为九华山公园。②在今安徽青阳县西南四十里,西接贵池市,南接石台县。《寰宇记》卷105青阳县:九华山“旧

  • 吉林河

    即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西之伊和吉仁郭勒。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27:吉林河“即鸡林河。源出克西(什)克腾部之撒尔巴山,曰查克马尔河,北流来会南来之碧里克图河。……东南出喀喇苏伯岭之小鸡林河西北流来会,

  • 汉皋山

    即今湖北襄樊市西万山。东汉张衡《南都赋》曰:“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水经·沔水注》谓“汉皋,即万山之异名也”。《元和志》卷21襄阳县:万山“一名汉皋山,在县西十一里,与南阳郡邓县分界处。古谚曰:襄阳

  • 黄冈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置,为黄州治。治所即今湖北新洲县。《元和志》 卷27黄冈县: “以县东黄冈为名。”大业初为永安郡治。唐为黄州治。中和五年 (885) 移治邾县故城南 (今湖北黄州市)。元为黄

  • 中都路

    金贞元元年(1153)改燕京路置,治大兴府(治今北京城西南隅)。贞元二年(1154)以后辖境相当今天津市、河北大城、文安、雄县、高阳、清苑、满城等县以北,长城和北京市内长城以南,河北抚宁、昌黎等县以西

  • 即莘。又作姺或侁。在今山东曹县北十八里莘冢集。《史记·夏本纪》 《索隐》引《系本》:“鲧取有辛氏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