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十里江口镇。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东汉建武十一年(35),岑彭伐公孙述,军至彭亡“述使刺客刺杀彭。由是改彭亡曰平无,言无贼也”。《元和志》卷32彭山县:彭亡城“亦曰平
即今内蒙古乌审旗东南、陕西榆林市西之海流兔河 (哈柳图河)。《元和志》 卷4德静县: “周武帝于此置弥浑戍,南有弥浑水。”
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明史·地理志》 唐县: “西北有大茂山,即恒岳也,东麓有岳岭口巡检司。”
即今河南淮滨县西北五十八里防胡镇。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3: 咸丰五年 (1855) 五月,清军进至包信集,材其贤走 “集东三十里之黄胡店”。
即时水。在今山东境。《左传》: 襄公三年(前570),晋士丐适齐,齐侯与 “盟于耏外”。《水经·瓠子河注》: “时,即耏水也。音而。”古水名。即时水。《左传》襄公三年(前570年):晋士匄适齐,齐侯与
在今湖南耒阳市西南耒水中。《舆地纪胜》卷55衡州 “雨濑滩” 条引盛宏之 《荆州记》 云: “岁旱百姓壅塞之则雨。若一乡独壅,雨亦偏应。”
金置,治所在平凉县(今甘肃平凉市)。辖境相当今甘肃平凉、华亭、崇信及宁夏泾源县地。元属巩昌路。明洪武初属陕西布政使司。辖境扩大,东至甘肃泾川、镇原,西至庄浪、静宁,兼有宁夏同心县以南地。清属甘肃省。1
在今陕西宜川县西南。《清一统志·延安府一》:七郎山“在宜川县西南。城跨其上。上有石门及山砦,相传杨业之子七郎所筑”。
明置,属遵化县。为长城关隘之一。在今河北遵化市东北五十里洪山口 乡。《方舆纪要》 卷11遵化县: 洪山口关 “有城,其内为松棚营”。
清置,属太仆寺。驻地在喀喇尼敦井(今内蒙古太仆寺旗南)。《清一统志·牧厂》:太仆寺左翼牧厂“在张家口东北一百四十里喀喇尼墩井。东西距一百三十里,南北距五十里”。后废。清顺治以后置,由察哈尔游牧八旗的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