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芝山

芝山

①在今江苏溧水县东南七十里。宋《景定建康志》卷17:芝山“上有李子洞、燕洞,相去三百步。昔宣州田頵举兵,邑人携老幼于此避难,可容数千人。李洞有泉沸涌。燕洞有石燕,遇雨则飞,晴则还落为石”。

②在今江西波阳县北。《宋史·江万里传》:万里罢相后,“闻襄樊失守,凿池芝山后圃,扁其亭曰‘止水’”。及元兵克饶州,万里赴池死。《明一统志》卷50饶州府:芝山“在府城北四里。初名土素山,唐刺史薛振于山颠得芝草三茎,因改今名”。

③在今福建莆田市东南。《清一统志·兴化府》:芝山“在莆田县东南醴泉里。岩石巑岏,林木蓊郁,为海滨胜处。山巅有万松庵”。

④在今山东招远市南。《清一统志·登州府》:芝山,“《名胜志》:相传汉武帝东游,得芝草于此。东良河水所出”。


(1)在福建省漳州市西北。原名登高山。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因山上长紫芝,改称紫芝山,简称芝山。从天宝山起,有十二峰峦起伏,逶迤至此峻拔高耸,为漳州主峰。自唐以来,梵宇称盛,先后兴建开元、净众、法济诸寺,因年久荒废,仅存甘露、威镇、日华三亭。甘露亭,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苦旱后天降甘露,知府孙裕乃建。威镇亭,与郡南威镇阁相望,乃以威镇名亭。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郡守魏荔彤重建,改名万寿纪恩亭。日华亭,明崇祯间建,以旭日初升,丹曦满亭,故名。芝山南麓,有红砖楼房一座,原为浔源中学。1932年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毛泽东曾居此。现辟为革命纪念馆。(2)在江西省鄱阳县城北。原名土素山。唐龙朔元年(661年)山上产灵芝3枚,刺史薛振上贡朝廷谎称系灵芝山所产。从此,芝山名扬天下。亭台楼阁相继建立。南麓有芝山寺,始建于宋代,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重修。寺后有碧云庵,据传是范仲淹游憩处。又有芝山五老亭。范仲淹曾诗赞芝山:“楼殿冠崔巍,灵芝安在哉?云飞过江去,花落入城来。得食鸦朝集,闻径虎夜回。偶临西阁望,五老夕阳开。”建国后,芝山主峰上建有人民英雄纪念碑。


猜你喜欢

  • 女真

    亦作虑真、女直、女质、朱里真。本源于唐代之靺鞨,五代时始称女真。分布于我国东北松花江、黑龙江中下游,东至于海。分生、熟女真两大部分。北宋末,生女真之完颜部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政权,灭辽之后又灭北

  • 乾归城

    在今陕西凤翔县西。《元和志》 卷2凤翔府天兴县: 乾归故城 “在县西四十三里,乞伏乾归据苑川,自号西秦,因筑此城”。

  • 华光礁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西南,位于盘石屿北7海里。是西沙群岛中的大环礁之一。1935年公布名称为觅出礁。1947年改名华光礁。中国渔民因认为是西沙群岛中最大环礁, 向称大筐、大塘、大圈。郑资约《南海

  • 铁勒

    南北朝隋唐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名,亦作狄历、敕勒。因其车轮高大,中原人称之为高车。《魏书·高车传》: “盖古赤狄之余种也。初号为狄历,北方以为敕勒,诸夏以为高车、丁零。” 丁零、狄历、敕勒、铁勒,同名异译

  • 忻口

    在今山西忻州市北四十五里忻口村,两山相夹,滹沱河流经其间。《资治通鉴》:隋大业十一年(615),突厥围雁门后,“东都及诸郡援兵亦至忻口”,围遂解。《方舆纪要》卷40忻州引《土地记》:“汉高出平城之围,

  • 云阳郡

    北周置,属宜州。治所在云阳县(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四十里长街村)。辖境相当今陕西泾阳县北部及淳化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废。北周置,治云阳县(今泾阳县西北)。辖境约当今陕西省泾阳县西部地区。属宜州。隋开

  • 景泰陵

    明代宗朱祁钰的陵墓。在今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山北麓的金山口。

  • 三元里平英团遗址

    在今广东广州市北三元里村之北。清初建三元庙,为一道教神庙。道光二十一年(1841)三元里人于此设立平英团指挥部,组织附近一百零三乡人民在牛栏岗痛击英国侵略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复,辟为纪念馆。19

  • 大湖银场

    北宋置,属翁源县。在今广东曲江县西南。

  • 骆谷关

    唐武德七年 (624) 置,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十八盘岭南。控扼傥骆道,为秦岭南北交通要隘。《元和志》 卷2京兆府盩厔县: 骆谷关 “在县西南百二十里。武德七年,开骆谷道以通梁州,在今关北九里。贞观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