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苦竹关

苦竹关

在今贵州遵义县南。《明史· 李应祥传》: 万历二十八年 (1600),讨杨应龙乱,镇雄土官陇澄 “遣部将刘岳、王嘉猷攻拔苦竹关及半坝岭”。


在今贵州省遵义县南。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州土司杨应龙,镇雄兵攻拔此关。


猜你喜欢

  • 思明路

    元至元二十四年 (1287) 改思明州置,属岭南广西道。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镇。辖境相当今广西宁明、上思二县、凭祥市及扶绥、崇左二县部分地。明洪武二年 (1369) 改为思明府。元至元二十三年(1

  • 大佛滩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岷江上,滩在大佛前故名。《元史·石抹按只传》:至元十二年(1275),“嘉定降,宋将鲜于都统率众遁,(石枺)不老追至大佛滩,尽毙之”。即此。

  • 外秦淮河

    指今江苏南京通济门外经中华门、水西门段护城河。自五代杨吴筑金陵府城时,将秦淮河一段圈入城内,并在河水入城口通济门始, 另开河道为城河,将淮水(秦淮河)一分为二,秦淮河始有内外之分。至水西门,内、外秦淮

  • 土门岭

    在今吉林永吉县西北、九台市东之大黑山山脉。民国《吉林新志》:永吉县有土门岭。向为吉林、长春间往来要冲,层峦叠嶂、绵亘数十里,越山通行处,山势夹道为门,故名。岭西为土门岭镇。

  • 回龙山街

    即今湖北黄州市东北四十二里回龙山镇。清光绪《黄冈县志》卷24《兵事》:同治三年(1864)十月,张总愚、赖文光等“复由巴河、回龙山、新洲焚掠北去”。

  • 陉城

    又称陉庭、汾陉。在今山西曲沃县东北。《史记·白起传》:秦昭王四十三年(前264),“白起攻韩陉城,拔五城,斩首五万”。即此。又《韩世家》作“秦拔我陉城汾旁”,《范睢传》作“秦攻韩汾陉,拔之”。盖陉城在

  • 陵岩寺

    隋建。在今安徽泾县西,唐李白曾游此。作有 《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 诗。

  • 喀图山

    一名哈布图山。即今新疆托里县东哈图山。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64: 喀图山 “其木多桦杨,其矿多金,其兽多彪虎、黄熊,善搏人,有鸟焉小而善鸣,土人呼之为几回醉酒。良戛尔图之水出焉,南流,伏于戈壁”。

  • 狼陂

    即春秋时之狼渊。在今河南许昌县西。《水经·潩水注》: 宣梁陂 “上承狼陂于颍阴城西南。陂南北二十里,东西十里”。

  • 九公山

    在今安徽六安市西南。《隋书·地理志》:开化县有九公山。《寰宇记》卷129六安县:“九公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山有九石柱,似人形,人号为九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