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茅村镇

茅村镇

即今江苏铜山县东北二十五里茅村乡。民国 《铜山县志》 附图: 县东北有茅村镇。


在江苏省铜山县中部。面积84平方千米。人口6.7万。镇人民政府驻茅村,人口3.6万。1953年属徐州市郊区,1957年属环城区设茅村乡。1958年改设公社,1960年划归铜山县。1983年复乡,1999年置镇。产稻、小麦、玉米、棉花等。矿产有石灰石、碱石、白云石。徐州电厂、徐州港务处、徐州铁路枢纽编组站、淮海水泥厂等坐落境内。有水泥、建材、化工、肥料等厂。京沪铁路、104国道经此。地方铁路有孟夹线、茅夹线。古迹有茅村汉画像石馆、北洞山汉墓、桓山石室墓、蔡丘古文化遗址等。


猜你喜欢

  • 宁年站

    又作宁尼颜。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置,即今黑龙江省富裕县。《清一统志·黑龙江》“布克依站”条下:“齐齐哈尔东北至墨尔根、黑龙江站道:六十里至塔拉尔站,又东北七十五里至宁年站。”1947年富裕县迁治

  • 宣城市

    1949年7月当地解放后由宣城县城区析置,隶皖南行署区。治所即今安徽宣州市。1950年撤销,并入宣城县。1987年撤销宣城县,改设宣州市。在安徽省东南部,东北接江苏省,东南邻浙江省。面积1.23万平方

  • 大武郡牛社

    即今台湾省彰化县东南社头乡。清康熙间蒋毓英《台湾府志》卷1:大武郡牛社“离府治三百四十里”。

  • 巴塘

    即今四川巴塘县。清于此置巴塘宣抚司。

  • 芭蕉关

    在今贵州普安县东十里。《方舆纪要》卷121普安州:芭蕉关在“州东八十五里”。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28普安县:“芭蕉关在城(东)北十里。凿岭为关,奇险厄要, 今设塘为入滇旧路。”

  • 泸水行政区

    1913年析保山、云龙两县地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在鲁掌 (即今云南泸水县)。民国 《泸水行政委员区域地志资料》: “因区域全境俱在泸水东西两岸,故以泸水为名。” 时人以怒江亦名泸水,故名。1929

  • 阴晋

    春秋晋邑,后属魏。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南六里。《史记·魏世家》:文侯三十六年(前410),“秦侵我阴晋”。秦惠文王六年(前332),魏纳阴晋于秦,改名宁秦。古邑名。又作华阴。战国魏邑,后入秦,改名宁秦。在

  • 隋城山

    一名随州城山。在今湖北随州市南。《水经·涢水注》: “涢水又径隋县南,隋城山北。” 《方舆纪要》 卷77随州: 随州城山 “在州南七里。山势横亘如城郭然,州因以名。山南有三阜形如瓜,一名三瓜山”。

  • 福和墟

    即今广东增城市西北六十里福和镇。清光绪 《广州府志》 卷 69墟市: 增城县有 “福和墟”。

  • 跨鹤山

    亦名驾鹤山。在今四川剑阁县南。《舆地纪胜》 卷186隆庆府: 紫霄观 “旧名普成。在普成县南一里,倚驾鹤山。晋张陵驾鹤往来是山,今有憩鹤亭”。《方舆纪要》 卷68剑州: 跨鹤山 “在州西南废黄安县治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