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垛山堡
在今山西偏关县东北六十里草垛山村。《方舆纪要》 卷40河曲县: 草垛山堡 “宏治十五年置,万历二十三年及二十八年增修,周二里有奇。……堡势极孤悬,山谷错杂”。
在今山西偏关县东北六十里草垛山村。《方舆纪要》 卷40河曲县: 草垛山堡 “宏治十五年置,万历二十三年及二十八年增修,周二里有奇。……堡势极孤悬,山谷错杂”。
即今印度尼西亚帝汶岛。地闷,马来语意译为“东”。吉里系由梵语转为马来语Giri之对音,意为大山。明费信《星槎胜览》有专条记述。
即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北恭城河,为漓江支流。《方舆纪要》卷107恭城县:乐川“在县西。自道州流入境,经县南,入平乐县界。《志》云:县北七十里有平川江,南流合乐川”。
即明月峡。今长江三峡西陵峡东段。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南宋陆游 《入蜀记》: “过扇子峡,重山相掩,状如屏风扇,疑以此得名。” 范成大 《吴船录》: “黄牛峡尽,则扇子峡。”
原名中都寺。在今山西平遥县城西南十四里桥头村北侧。始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明代曾多次重修,现存建筑和塑像大都为明代遗物。有三进院落。除山门外,中轴线有天王殿、弥陀殿、大雄宝殿、佛母殿,两厢配有罗
亦名清强店。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五十里剑门镇之青树子。《宋史·王继恩传》: 淳化五年 (994),镇压李顺义军,继恩攻占研石砦,“逐北过青强岭,平剑州”。
元至顺二年 (1331) 置景东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即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辖境约比今云南景东县稍大。《元史·文宗纪》: “云南景东甸蛮官阿只弄遣子罕旺来朝,献驯象,乞升甸为景东军民府,阿只弄知府事。
即春秋卫之瓦邑。在今河南滑县南瓦冈。《水经·济水注》:“酸渎水又东北,径燕城北, 又东径滑台城南,又东南径瓦亭南。”(1)又称东瓦亭关。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东南瓦亭。东汉置。为重要关隘。建武八年(
唐贞观三年(629)置,为羁縻州。领契丹、室韦部落,隶营州都督。神龙初改隶幽州都督。治所阳师县寄治于良乡县之故东闾城(今北京市房山区境)。后废。唐贞观三年(630年)以室韦、契丹部落置,侨治营州(治今
北魏孝昌中置,为襄州治。治所在北平县(今河南方城县东南)。后改为北南阳郡。北魏孝昌中置,治北平县(今河南方城县东南)。后改名北南阳郡。西魏废。
战国时齐邑。在今山东沂源县东南盖冶。《孟子·公孙丑下》: “王使盖大夫王驩为辅行。” 注:“盖,齐下邑也。” 西汉置盖县。古邑名。战国齐邑。即今山东省沂源县东南盖冶。《孟子·公孙丑下》:“孟子为卿于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