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营山县

营山县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 (1012) 改朗池县置,属蓬州。治所即今四川营山县。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卷54营山县: “宋祥符避讳改今名,治有山如营垒也。” 是以山为名。明洪武十年 (1377) 废入蓬州,十三年 (1380) 复置。清属顺庆府。民国初属四川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东部。属南充市。面积1634.3平方千米。人口87.5万。辖18镇、30乡。县人民政府驻朗池镇。因治西南有山如营垒,故名。唐武德四年(621年)析相如县置朗池县,治今县北,属果州。宝应元年(762年)改属蓬州。贞元元年(785年)移今治。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朗池县为营山县,仍属蓬州。熙宁五年(1072年)废良山县为镇。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复置。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又废良山县入营山县。明仍属蓬州。清改属顺庆府。1913年属川北道,1914年属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3—1935年红军置营山县苏维埃政权,属川陕革命根据地。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南充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南充专区。1968年改属南充地区,1993年属南充市。地处盆中丘陵东北低山丘陵地带。仪陇河自西北入,右纳营山河,左纳北来之消水河后称流江河,东南流出境。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小麦、玉米、甘薯。以产黄麻、黑瓜子、白蜡、油桐、蚕茧著称。山羊为全国生产基地县。有石油及天然气等矿。有麻纺织、皮件、食品等工业。营蓬、营渠公路经此。纪念地有铜鼓寨、骆市及双河场红军所留墨书及石刻标语。名胜古迹有大蓬山、嘉廞岩石刻、西月台摩崖造像、孔雀洞及白塔。


猜你喜欢

  • 景店镇

    北宋置,属南充县。在今四川南充市西南七十里安平镇北酒店寺。

  • 舟山中左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属定海卫。治所即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城关镇。清废。

  • 小七

    即今浙江嵊泗县西海中小戢山。明《郑和航海图》作“小七”。

  • 和州

    ①北齐天保六年 (555) 置,治所在历阳县(即今安徽和县)。《舆地纪胜》 卷48引 《元和志》:“北齐以两国协和,故谓之和州。” 辖境相当今安徽和县、含山等县地。隋大业初改为历阳郡。唐武德三年(62

  • 平洋沙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西北三星镇一带。《方舆纪要》卷24太仓州崇明县:平洋沙“旧名半洋沙。其相近者曰马腰沙。弘治十五年土豪施天泰、钮东山作乱,据二沙为梗。事平,改半洋为平洋,马腰为马安。嘉靖三十二年移建县城

  • 航头镇

    亦作行头。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二十九里航头镇。明时有盐仓,商业繁盛。(1)在上海市南汇区西南部。面积26.2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航头,人口1800。明时设盐仓于此,为货运码头,因称航头。

  • 汾州

    ①北魏太和十二年(488)置,治所在蒲子城(今山西隰县)。辖境相当今山西汾阳、孝义、灵石、蒲县、乡宁、岚县、五寨等县以西地。孝昌时移治西河县(今山西汾阳县)。北齐改南朔州。唐武德三年(620)又改浩州

  • 绣川湖

    即今浙江义乌市西绣湖。《方舆纪要》 卷93义乌县: 绣川湖 “在县治西。周九里有奇,灌民田百余顷。群峰环列,粲如组绣,因名。自宋至今,筑堤修闸,为游览之胜”。

  • 臧家湾市

    即今江西浮梁县东北臧湾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 卷12: 浮梁县有 “臧家湾”。

  • 茅州

    唐武德三年 (620) 置,治所在句容县 (今江苏句容县)。辖境相当今江苏句容、金坛二县部分地。七年 (624) 废。唐武德三年(620年)置,治句容县(今句容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句容、镇江等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