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原县
北周置,属邵郡。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隋开皇初属邵州。大业初废。
古县名。北周置,治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属邵郡。隋大业初废。
北周置,属邵郡。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隋开皇初属邵州。大业初废。
古县名。北周置,治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属邵郡。隋大业初废。
在今安徽绩溪县西北,东南接徽岭。宋淳熙《新安志》卷5绩溪县:佛论岭“在西北四十里。高四百五十仞,周四十里。《祥符经》云,昔尝有高僧讲论于此,故名”。
在今山西偏关县东南三十五里楼沟村。《方舆纪要》 卷40河曲县: 楼沟堡 “ (明) 隆庆初置,……堡密迩龙霸山,寇尝据此,偏关饷道几绝,故设此堡以遏龙霸之冲”。
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福都。清时有把总驻防。哈尼族 “福都” 意为挖过银子的地方。
即今黑龙江海林县西南火龙沟。中东铁路海林支线经此。
元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黑龙江下游格林河口东北。明作虎把希站。
明宣德五年(1430)置,属后军都督府。治所在宣府卫(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南宣化)。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内、外长城间的赤城、怀来以西和宣化、阳原县以北地区。地势险要,位于京师门户居庸关外,尤其在开平、兴和等卫
北宋置,属永州。即今湖南永州市东北福田乡。熙宁六年 (1073) 废。
即今上海青浦县南小蒸镇。明属华亭县,洪武七年(1374)置小蒸巡司于此。
在今贵州福泉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21平越府杨义司:杉木箐山在“司西五十里。峰峦高峻,苗倚为险。《滇记》:由杉木箐出水西之卧遮龙场,约五十里。又西有撒以河、乌西桥、六归河。皆水西境内之大道也”。
元置。在今山西代县西南。明废。元置,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南。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