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蓬安县

蓬安县

1913年改蓬州置,属四川嘉陵道。治所在今四川蓬安县西南五里锦屏镇。民国吕式斌 《今县释名》 卷6: 后周置蓬州,治安固县,“兼取故州县为名”。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3年县治由锦屏镇迁今蓬安县 (周口镇)。


在四川省东北部。属南充市。面积1332.05平方千米。人口68.2万。辖15镇、23乡。县人民政府驻周口镇。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年)析安汉县置相如县兼置梓潼郡,治今县西。北周废郡,县属南宕渠郡。隋属巴西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属果州。南宋宝廞六年(1258年)属蓬州。元为蓬州治。明洪武中省相如县入蓬州。清蓬州属顺庆府。1913年废府州留县;取蓬州、安汉县首字名蓬安县,属川北道。1914年属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3—1935年县东境为阆南、营山二县苏维埃政府辖地,属川陕革命根据地。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南充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南充专区。1956年迁治周口镇(今治)。1968年属南充地区,1993年属南充市。地处盆中丘陵东北低山丘陵地带。嘉陵江自西北入,蜿蜒县境中部,左纳河、舒河、利溪河等折向西南出境。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小麦,并产蚕茧、柑橘,为南充地区主产地,以锦橙尤著。有芒硝矿、缫丝、雪茄烟、果品加工等工业。川鄂、南巴公路经此,营蓬公路起点。嘉陵江航道通广元、重庆。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于境内留有石刻标语多处。名胜古迹有蓬州、相如县故城旧址,燕山寨、石梁沱及小锣山等。


猜你喜欢

  • 东梓

    在今浙江富阳市西南四十四里。宋《乾道临安志》卷2:东梓巡检司寨“在富阳县界”。明以后废。集镇名。在浙江省富阳市西南部、富春江南岸。东图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800。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于此置巡

  • 平阳水

    即关祔水。今陕西山阳县西马滩河。《水经·沔水注》:关袝水“出上洛阳亭县北青泥西山,南径阳亭聚西,俗谓之平阳水。南合丰乡川水……又南入上津注甲水”。

  • 益兰州

    蒙古至元七年 (1270) 置,治所在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克孜尔西南、厄列格斯特河旁顿帖列克古城。益兰本蛇名,见于州境山中,因以为州名。《元史·刘好礼传》: “至元七年,迁益兰州等五部断事官,以比古之都

  • 拐磨子

    即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北七十五里拐磨子满族朝鲜族镇。为通通化县孔道。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怀仁县图: 北有拐磨子。

  • 接官厅铺

    即今湖北安陆市东北四十二里接官乡。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安陆县东北有接官厅铺。

  • 常宁镇

    北宋置,属句容县。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四十里南镇街村。明弘治 《句容县志》 卷1: 常宁镇“在县治东南四十里茅山乡崇禧宫西,又有北镇相去十里许玉晨观西。天禧元年以镇置寨。有巡检司税课局。今废”。(1)古

  • 寿南县

    1948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寿光县南部析置,治屯田(今山东寿光市东南屯田)。1949年徙治寒桥(今寿光市东寒桥镇)。1953年撤销,并入寿光县。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8年由寿光县南部析置,治今寿光

  • 威武城

    五代梁贞明初蜀王建,在今陕西凤县凤州镇东北六十里。《资治通鉴》: 五代梁贞明五年(919),蜀北路行营都招讨、武德节度使王宗播等自散关击岐,“会大雨而还,分兵戍兴元、凤州及威武城”。即此。胡三省注:

  • 磁博镇

    北宋置,属安德县。即今山东陵县东四十里滋镇。古镇名。北宋置,治今山东省陵县东滋镇。《元丰九域志》:德州安德县有响化、糜村、将陵、怀仁、德平、重兴、盘河、磁博八镇,即此。

  • 张家山宋

    即今山东沂水县东北杨庄镇西南张家楼子。1940—1948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置沂北县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