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蓬州

蓬州

①北周天和四年 (569) 置,治所在安固县(今四川营山县东北安固乡)。《寰宇记》 卷139蓬州:“因蓬山以为名。” 辖境相当今四川仪陇县及营山县大部地。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开元二十九年 (741) 徙治大寅县 (今仪陇县东南六十里仪陇河西岸。一说今蓬安县北茶亭乡蓬池坝)。天宝元年 (742) 改为咸安郡,至德二年 (757) 改为蓬山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蓬州。辖境扩大至今渠县部分地。南宋宝祐六年 (1258) 徙治相如县 (今蓬安县西锦屏镇),淳祐间徙治云山城 (今蓬安县东南河舒镇北燕山寨)。元还治相如县,属顺庆路。明洪武初中附郭相如县入蓬州,属顺庆府。1913年改为蓬安县。

②即蓬口州。唐置羁縻州。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甘洛县境。


北周天和四年(569年)分巴、隆二州置。“因蓬山以为名”(《太平寰宇记》)。治安固县(今四川营山县东北)。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年)又分巴、渠、隆三州复置。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移治大寅县(广德初改名蓬池县,今仪陇县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咸安郡,至德二载(757年)改为蓬山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蓬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仪陇一县及营山、渠县两县部分地区。宋属利州路。元属顺庆路。至元中移治相如县(今蓬安县)。明属顺庆府。洪武四年(1371年)废相如县入州。清不领县。1913年改为蓬安县。


猜你喜欢

  • 第城驿

    唐置,属符离县。在今安徽宿州市西。《资治通鉴》: 唐咸通十年 (869),庞勋 “使其将张实分诸寨兵屯第城驿”。即此。在今安徽省宿州市西。唐咸通十年(869年),庞勋败归彭城,使其将张实分诸寨兵屯第城

  • 大泊湖

    即今江西彭泽县东北太泊湖。《方舆纪要》卷85九江府:大泊湖“通东流之香口镇,支流为天井、沈湾诸小湖。中有鹤山,双峰耸峙,脉接浩山。湖西有船山,以山如船形也。湖东曰白干山,山皆白石”。《清一统志·九江府

  • 江北镇

    明置,属巴县。在今四川重庆市江北区江北城。清乾隆十九年(1754)于此置江北厅。在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西南部。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大悲场,人口920。因处长江以北得名。1950年

  • 宋泰县

    南朝宋末置,属九德郡。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境。南齐废。

  • 大牢镇

    隋开皇十年(590)置,属资州。在今四川荣县西。《隋书·卫玄传》:玄任资州刺史,“时僚攻围大牢镇,玄单骑造其营”。即此。十三年(593)升为大牢县。

  • 喀穆尼峰

    又作喀木尼哈达。在今黑龙江省萝北县西北。《清一统志· 黑龙江》: 喀穆尼峰 “在黑龙江城南界”。清屠寄 《黑龙江舆图说·黑龙江城》:“佛思亨山之西有喀木尼哈达。此皆黑龙江右岸之山也。”

  • 屈兹国

    亦作屈兹国、丘慈国、屈茨国、屈支国、鸠兹国、归兹国。都延城 (今新疆库车县东郊皮朗旧城)。西汉属西城都护府。唐名伊逻卢城,为龟兹都督府治。《新唐书·西域传》: “龟兹一曰丘兹,一曰屈兹。”即“龟兹国”

  • 雀鼠谷

    在今山西介休市西南、霍州市以北的汾河河谷。《水经·汾水注》: “汾津名也,在界休县之西南,俗谓之雀鼠谷。数十里间道险隘,水在右悉结偏梁阁道,累石就路,萦带岩侧,或去水一丈,或高五六尺,上戴山阜,下临绝

  • 磁器口

    亦名龙隐镇,即今四川重庆市西北沙坪坝磁器口街道办事处。当清水溪注入嘉陵江处。民国 《巴县志》 卷1: 龙隐镇 “水陆交会,极便舟车,为城西重镇,陶器甲全县,故里人又呼曰磁器口”。区片名。在北京市崇文区

  • 多耐站

    亦作多鼐。在今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西南巴彦查干乡太和村。清西清《黑龙江外记》卷2:温托欢“七十五里曰多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