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蓬州

蓬州

①北周天和四年 (569) 置,治所在安固县(今四川营山县东北安固乡)。《寰宇记》 卷139蓬州:“因蓬山以为名。” 辖境相当今四川仪陇县及营山县大部地。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开元二十九年 (741) 徙治大寅县 (今仪陇县东南六十里仪陇河西岸。一说今蓬安县北茶亭乡蓬池坝)。天宝元年 (742) 改为咸安郡,至德二年 (757) 改为蓬山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蓬州。辖境扩大至今渠县部分地。南宋宝祐六年 (1258) 徙治相如县 (今蓬安县西锦屏镇),淳祐间徙治云山城 (今蓬安县东南河舒镇北燕山寨)。元还治相如县,属顺庆路。明洪武初中附郭相如县入蓬州,属顺庆府。1913年改为蓬安县。

②即蓬口州。唐置羁縻州。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甘洛县境。


北周天和四年(569年)分巴、隆二州置。“因蓬山以为名”(《太平寰宇记》)。治安固县(今四川营山县东北)。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年)又分巴、渠、隆三州复置。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移治大寅县(广德初改名蓬池县,今仪陇县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咸安郡,至德二载(757年)改为蓬山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蓬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仪陇一县及营山、渠县两县部分地区。宋属利州路。元属顺庆路。至元中移治相如县(今蓬安县)。明属顺庆府。洪武四年(1371年)废相如县入州。清不领县。1913年改为蓬安县。


猜你喜欢

  • 鹅毛口

    即今山西怀仁县西北鹅毛口镇。1945年日伪曾修筑同蒲铁路支线至此。

  • 杜甫墓

    ①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北康店西邙岭上。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朝著名诗人。其先代由原籍襄阳迁居巩县(今巩义市)。安史乱前寓居长安(今陕西西安)近十年。后移家成都。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一说死

  • 江源县

    ①北周天和间置,属龙涸郡。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南安宏乡。一说在今松潘县西。隋属汶山郡。唐废。②唐贞观元年(627)置,属羁縻崌州。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后废。③即江原县。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东南三十里江

  • 竹江青镇

    即今江西安福县东南竹江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7:安福县东南有竹江津。

  • 高板桥镇

    即今四川金堂县东南高板镇。清嘉庆《金堂县志》 卷2: 高板桥场 “俗名唐家场,去城(今成都市东北城厢镇) 一百一十里”。

  • 大景山

    即大丙山。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

  • 新江关

    在今江苏南京市西,旧江东门外。《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县 “龙江关” 条下: 新江关 “明初置江东巡司,兼置驿于此,亦曰新江口,江防治中驻焉”。《清一统志·江宁府二》: 龙江关 “即西新关,在江宁县西

  • 托馨河

    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扎兰屯市西南与科尔沁右翼前旗界之托欣河。《清一统志·黑龙江》“绰尔河”条:“又托馨河在(齐齐哈尔)城西五百里。东流会绰尔河。”

  • 邻山县

    治所在今四川大竹县东南。《宋史·地理志》 作“隣山县”。

  • 右翼后旗

    ①又称东路右翼后旗。清康熙三十年(1691)设,属蒙古车臣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苏赫巴托省额热格策金呼都格井一带。②又称西路右翼后旗。清康熙三十年(1691)设,属蒙古扎萨克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