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林城
一作武林城。在今安徽贵池市东北二十五里,为江滨要地。《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太元二年 (252) 正月,立 “子休为琅邪王,居虎林”。又 《三嗣主传》: 太平二年 (257) 六月,“朱异自虎林率众袭夏口,夏口督孙壹奔魏”,即由此溯江西上。
即“武林城(1)”。
一作武林城。在今安徽贵池市东北二十五里,为江滨要地。《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太元二年 (252) 正月,立 “子休为琅邪王,居虎林”。又 《三嗣主传》: 太平二年 (257) 六月,“朱异自虎林率众袭夏口,夏口督孙壹奔魏”,即由此溯江西上。
即“武林城(1)”。
在今广东新兴县北、高要市西南。《元和志》卷34广州新会县:“利山在县南一百七十里。上多沉香木。”《寰宇记》卷163新州新兴县:利山“在新会县东(按:当西之误)一百七里。《南越志》云,此山多沉香木”。《
即今贵州遵义县(南白镇)西南刀靶乡。清道光《遵义府志》卷6遵义县:刀靶水在“城西南八十里”。
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南。《资治通鉴》:西汉甘露三年(前51),宣帝“登长平阪”,即此。在今陕西省泾阳县南。西汉甘露三年(前51年),“上自甘泉宿池阳宫。上登长平阪。”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阪名也,在池阳南。
即今江西玉山县东南下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1:广信府玉山县有下镇墟。在江西省玉山县东南部。面积78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下镇,人口700。清代建村,后成集镇,并设巡检司于此。因位
①北周废高塘郡置,属新昌郡。治所在今安徽来安县东北半塔镇。隋开皇初废。②隋开皇三年 (583) 改高塘郡置,属熙州。治所即今安徽宿松县。十八年 (598) 改为宿松县。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安徽省宿松
在今山东平度市东北四十八里。《隋书·地理志》: 胶水有明堂山。《寰宇记》 卷20胶水县:明堂山,“ 《齐记》 曰: 卢乡城东三十里有明堂山,与巨青山连,出乌头天雄”。
在今广西灵山县西。《清一统志·廉州府》:那安江“在灵山县西一百里。源出古豆山,南流入钦州,为渔洪江”。
北魏正始二年(505)后改石城县置,为石城郡治。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南七十五里。西魏初复为石城县。
①在今辽宁凤城市西北。民国《奉天通志》卷82凤城县:鸡冠山在“城西三十里”。②在今黑龙江省鸡东县西。鸡东县以此为名。民国《东北年鉴》密山煤矿:“鸡冠山、黄泥河等处,东西长约一百里,南北宽约五十里,所有
在今青海贵德县东北黄河北岸。《方舆纪要》卷64:“汉筑城以招徕诸羌,因名归义。”《后汉书·西羌传》:东汉元和三年(86),烧当迷吾顺命,“退居河北归义城”。又永元中,“金城长史上官鸿上开置归义、建威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