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河郡

西河郡

①一作河西郡。战国魏置。文侯时吴起曾为西河守。辖境相当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公元前330年地入秦,郡废。

②西汉元朔四年(前125)置,治所在平定县(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东南境)。一说治所在富昌县。辖境相当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山西吕梁山、芦芽山以西,石楼以北及陕西宜川以北黄河沿岸地带。东汉永和五年(140)移治离石县(今山西离石县)。三国魏黄初二年(221)移治兹氏县(今山西汾阳县)。辖境缩小为今山西离石、中阳、石楼、汾阳、介休、灵石等地。后迁治离石县。西晋改为西河国。后废。北魏太和八年(484)复置西河郡。隋初废,大业初又改介州为西河郡,治所在隰城县(今汾阳县)。唐武德初废。天宝、至德间又改汾州为西河郡。金废。

③东晋成帝时析河阳郡西部置,属宁州。治所在比苏县(今云南云龙县境)。辖境约当今云南云龙县澜沧江两岸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南朝梁末废。

④北魏孝昌中侨置,属唐州。治所在永安县(今山西临汾市东北十三里)。建义元年(528)属晋州。隋开皇初废。


(1)战国魏置,又称河西郡。当在黄河之西而得名。辖境约当今陕西省华阴市以北,黄龙县以南,洛河以东,黄河以西地区。魏惠王后元五年(前330年)地入秦,郡废。《史记·吴起列传》:魏文侯时“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2)西汉元朔四年(前125年)置,治平定县(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瓦尔吐沟古城)。辖境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部,山西省吕梁山、芦牙山以西和石楼县以北及陕西省宜川县以北黄河沿岸地区。东汉永和五年(140年)移治离石县(今山西吕梁市)。属并州。汉末废,北境入羌胡。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复置,移治兹氏县(晋改隰城县,今汾阳市)。辖境缩改为今山西省吕梁、中阳、石楼、汾阳、介休、灵石等市县地。西晋太康初改为国,晋惠帝时废。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复置郡。属汾州。隋开皇初废,大业初复置。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为浩州,三年改为汾州。天宝、至德间又曾改汾州为西河郡。(3)东晋咸和中置,治比苏县(今云南云龙县境)。辖境约当今云南省云龙县。南朝梁末废。(4)东魏天平四年(537年)置,治今山西省临汾市。辖境约相当今山西省吕梁、临汾等市地。隋开皇初废。


猜你喜欢

  • 溶水

    史河支流。在今安徽六安市西七十里。《方舆纪要》 卷26六安州: 溶水 “源出齐头山,西北流入固始县界,合于史河”。

  • 塔失罕

    清初为右部哈萨克属城。即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嘉庆十四年 (1809) 为浩罕属城。

  • 临濮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析雷泽县置,属郓州。治所即今山东鄄城县西南临濮集。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濮州。金贞元二年 (1154)废为镇。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雷泽县置,

  • 榕江县

    1913年改古州厅置,属贵州镇远道。治所即今贵州榕江县。1923年直属贵州省。据林溥 《古州杂记》 (载 《黔南丛书》 第5集第2册):“古州榕树最多,大者数围,荫蔽百亩。厅治南门外有五榕山一座,遍山

  • 龙亭

    在今河南开封市内西北隅龙亭公园。原为宋代皇宫后御苑的一部份。亭内高台为明周王府花园中土山,名煤山。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建万寿亭于煤山上。设有放置皇帝牌位的木制小亭,称为龙亭。遇皇帝生日,文武官员

  • 紫溪山

    在今云南曲靖市东南。《清 一统志·曲靖府》 “紫溪山” 条引 《府志》: “明洪武二十六年,越州蛮阿资叛据龙窝,沐春讨之,至紫溪败其党,直抵龙窝擒之。”(1)古山名。在今云南省曲靖市东南。明初沐春讨当

  • 清漳水

    在今山西省东南部。东源出昔阳县西部,西源出和顺县西八赋岭,在左权县泽城附近汇合后,东南流到河北涉县合漳镇,与浊漳水汇合为漳河。《山海经·北次三经》: “少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铜。清漳之水出焉,东流于

  • 大山千户所

    明成化中置,属大嵩卫。在今山东海阳县(东村)西南大山所。

  • 岳山

    即安岳山。在今四川安岳县南。《清一统志·潼川府一》: 岳山 “在安岳县西南一里。县以此得名”。即“吴山(2)(2)”。

  • 吊鸟山

    即今云南洱源县西南罗坪山。《续汉书·郡国志》注引《广志》:“有吊鸟山,(叶榆)县西北八十里,有阜山,众鸟千百群共会,鸣呼啁哳,每岁七月、八月晦望至,集六日则止,岁凡六至。雉雀来吊,特悲。其方人夜燃火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