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寺
①在今四川新津县西南永商镇(永兴场、商降场)南九莲村九莲山上。清嘉庆《四川通志》卷38新津县:观音寺“在县东九莲山。宋建。康熙五年知县常九经重修”。今存毘卢、观音两大殿,为明代建筑。观音殿石刻香炉三座, 上刻“大明正德二年造”。明大型壁画有六大幅。
②即今陕西略阳县东观音寺乡。民国设县佐。
①在今四川新津县西南永商镇(永兴场、商降场)南九莲村九莲山上。清嘉庆《四川通志》卷38新津县:观音寺“在县东九莲山。宋建。康熙五年知县常九经重修”。今存毘卢、观音两大殿,为明代建筑。观音殿石刻香炉三座, 上刻“大明正德二年造”。明大型壁画有六大幅。
②即今陕西略阳县东观音寺乡。民国设县佐。
又名中屯屿。在今台湾省澎湖县东北,澎湖本岛与白沙岛之间。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3:中墩屿“形如墩堡之状,周围里余。居民十数家”。
一作淦田市。即今湖南株洲县 (渌口镇)南四十四里淦田镇。原属湘潭县。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湘潭县图: 县东南有淦田塘。
一名石维山。在山西永济市东,接运城市界。《隋书·地理志》:河东郡虞乡县“有石锥山”。
明洪武九年 (1376) 升莱州置,属山东省。治所在掖县 (今山东莱州市)。辖境相当今山东潍坊、莱州、平度、即墨、青岛、胶州、胶南、昌邑、高密等市地。1913年废。明洪武九年(1376年)升莱州置,治
在今台湾省台北市西北,北投区西北约四里。原为高山族平埔人嗄唠别社,亦作小八里坌社。
唐置,治所在今四川小金县附近。后废。唐置,治今四川省小金县附近。后废。
即今江西分宜县东北洞村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 卷5袁州府: 分宜县东北有桐村。
即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北英金河北岸大庙镇东公主陵村。清时有汛兵防守。
在今河北易县西清西陵内崇陵东一里。是光绪帝的贵妃珍妃和瑾妃的园寝。崇陵和崇妃园寝在1938年均被盗掘。
北周大象二年 (580) 改安州置,治所在宿预县 (今江苏泗阳县西北郑楼乡古城)。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开元二十三年 (735) 徙治临淮县 (今江苏盱眙县西北)。辖境相当今江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