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狄
春秋时部落名,狄之一种。在今山西潞城县东北一带。《春秋》:宣公三年(前606),“秋,赤狄侵齐”。又,宣公十五年,“六月癸卯,晋师灭赤狄潞氏”。
春秋时部落名,狄之一种。在今山西潞城县东北一带。《春秋》:宣公三年(前606),“秋,赤狄侵齐”。又,宣公十五年,“六月癸卯,晋师灭赤狄潞氏”。
即安乐县。在今四川眉山县东北二十里太和镇。《旧唐书·地理志》:“后改通义为安洛,又复为通义。”
北周改青城郡置 (一说北周置),属眉州。治所在青神县 (今四川青神县南二十里瑞峰镇)。辖境相当今四川青神县地。隋开皇三年 (583)废。北周置,治青神县(今四川青神县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青神县一带。
在今北京市通县东南张家湾镇上店。明设大通关及巡司于此。《方舆纪要》卷11通州:大通关“在州南张家湾之长店”。即此。
金正大中改巩州置,治所在陇西县(今甘肃陇西县)。辖境相当今甘肃陇西、通渭、漳县、武山、定西等县地。元初改置巩昌路。明洪武三年(1370)复为巩昌府,属陕西布政使司。辖境扩大。清属甘肃省,辖境相当今甘肃
一名金牛冈。在今湖北大冶市西南金牛镇。《舆地纪胜》 卷81引 《舆地记》 云: “昔有金牛数十出于堆石上,遗迹存。”
在今四川平武县(龙安镇)报恩寺街。是四川省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明代龙州宣抚司土官佥事王玺僭越封建等级制度,仿北京故宫修建王府,被朝廷发觉,准备问罪,即诳称修建报恩寺, 以报皇恩,遂将门额书
五代南唐升元二年(938)改永阳县置,属滁州。治所在今安徽来安县北瓦岗村。《寰宇记》卷128永阳县:来安水以“来安村为名”,县以来安水为名。南宋绍兴五年(1135)废入清流县,十八年(1148)复置,
在今浙江嵊县北三十里剡溪东岸。《水经·渐江水注》: “江水北径嵊山,山下有亭,亭带山临江,松林森蔚,沙渚平静。”曾名神前、陈钱、尽山。在浙江省东北部海中,为舟山群岛北部岛屿,西邻枸杞岛。属马鞍列岛。面
在今河北临城县东南。《明 一统志》 卷3真定府: 钓盘山 “在临城县东南五里。相传韩信败陈余于此。余问其地,曰钓盘山。余曰: 鱼遇钓盘,吾其亡矣。果遇害”。《明史·地理志》 临城县: “西北有泜水,东
西汉置,为常山郡治。治所在今河北元氏县西北十五里故城。《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建武初,“光武北击尤来、大抢、五幡于元氏,至右北平,连破之”。即此。魏、晋属赵国。北魏属赵郡。北齐废。隋开皇六年(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