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喜部
唐黑水靺鞨十六部之一。在今黑龙江省同江市、饶河县及俄罗斯比金一带。《新唐书·黑水靺鞨传》: 黑水靺鞨 “又有拂涅、虞娄、越喜、铁利等部”。后并入渤海国。
唐黑水靺鞨十六部之一。在今黑龙江省同江市、饶河县及俄罗斯比金一带。《新唐书·黑水靺鞨传》: 黑水靺鞨 “又有拂涅、虞娄、越喜、铁利等部”。后并入渤海国。
①即今福建古田县东北牛头岭。岭上有牛头寺,五代唐天成间(926—930)建。②在今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东北。《清一统志·琼州府一》:牛头岭“在陵水县东北三十里临海。两峰对峙,路径崎岖。明万历四十六年修
即土城山。在今浙江绍兴市东五云门外。《清一统志·绍兴府》:土城山“在会稽县东六里。《越绝书》:越王得西施,教习于北坛利邱里土城,三年而献吴。亦名西施山”。
即今四川双流县东南煎茶镇。清同治《仁寿县志》 卷1: 东北顺河乡二甲有煎茶溪场。
一名双峰。在今安徽青阳县西十五里九华乡。《寰宇记》 卷105青阳县: 冠帻山 “山连接九华,其山层峰若冠帻之状,因名”。《清一统志·池州府一》 引 《名山志》: “九华真人峰北,有山双髻,如巾帻然。昔
清代内蒙古六盟中的东部四盟,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卓索图盟、昭乌达盟和锡林郭勒盟。旧内蒙古六盟中的东部四盟,即哲里木、卓索图、昭乌达、锡林郭勒四盟。卓索图盟已于1950年撤销,划归热河、辽宁、内蒙古三省
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南二十六里杜行镇。清光绪《南汇县志》卷1:杜家行镇,“明永乐时,杜勉夫之子自然从杜浦迁此,后子姓繁盛,多建第宅廛舍,商贾辐辏,遂成市镇”。
一名淮源井。在今河南桐柏县西北二十二里固庙。《清一统志·南阳府一》 “淮水” 条: “ 《旧志》,伏流数里涌三泉,因浚为井,曰淮井。又六七里成河。”
又名嶂山。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日月山一带。一说即今青海天峻县南库库诺尔岭。《资治通鉴》:唐贞观九年(635),“任城王道宗败吐谷浑于库山,吐谷浑可汗伏允悉烧野草,轻兵走入碛”。古山名。又称嶂山。即今青海
即回溪阪。在今河南陕县东南雁岭关东南。
又作张把。唐建,在今四川三台县南。《资治通鉴》:唐乾宁四年(897),“宣谕使李询至梓州,己巳,见(王)建于张杷砦”。即此。《元丰九域志》:郪县有张把镇。在今四川省三台县南。唐乾宁四年(897年)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