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越山
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北七十里,与尼山相接。《方舆纪要》 卷32邹县: 距越山 “山高大,冠于群峰,上有龙井”。
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北七十里,与尼山相接。《方舆纪要》 卷32邹县: 距越山 “山高大,冠于群峰,上有龙井”。
在今西藏类乌齐县西北类乌齐镇。清时设类乌齐宗。乾隆 《西藏志 · 事迹》: 雍正三年(1725) 升周瑛为四川提督。于次年春,抚插类乌齐一带番民。“类乌齐”,藏语意为大山。
西汉置,属定襄郡,为东部都尉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卓资县西北三道营乡东南土城村古城。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卓资县西土城子。为定襄郡东部都尉治。东汉初废。《魏书·太祖纪》:天赐三年(406
唐置,为羁縻州。治所在今陕西省北境。唐羁縻州。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以突厥苏农部置,属定襄都督府。确址不详。后侨治宁朔县(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界。
元至正初置,治所在荣怀县 (今四川荣县)。辖境相当今四川荣县、威远二县及自贡、乐山、井研等市县部分地。明玉珍时改为荣州。
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 近岝㟧山。 《越绝书·吴地传》: “放山者,在莋确山之南。” 《清一统志·苏州府一》: “岝㟧山在吴县西南。 《越绝书》:笮确山,禹游天下,引湖中柯山
即玛卜加喀巴普山。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境。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20载:“西番(藏)语:玛卜置谓孔雀。雪山涧水下流,如出孔雀口,故名。”
①西晋元康九年 (299) 置,属荆州。治所在石城 (今湖北钟祥市)。南朝宋孝建元年 (454)属郢州,治苌寿县 (今钟祥市)。南齐后治所屡徙。北周改为石城郡。隋大业三年 (607) 改郢州复置,治所
明崇祯三年 (1630) 置,属镇西卫。治所在今贵州清镇市西北站街镇。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 省入清镇县。明崇祯三年(1630年)置,治今贵州省清镇市西北甘沟村。属镇西卫。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
北宋置,属澧州慈利县。故址即今湖南桑植县。明于此置安福守御千户所。
在今江苏吴县东南角直镇。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 (503)。唐至清均曾修建。天王殿是寺内保存最古的木结构建筑之一,虽大部分为明代遗物,但还保存有宋代建筑传统的制作手法。寺内原有罗汉塑像十八尊,相传为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