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市
1935年析灌云县置,属山东省。治所在连云港(今江苏连云港市)。1949年改为新海连市。1952年划归江苏。1961年改为连云港市。
1935年由灌云县老窑置市,治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东北连云港。以境内连岛和云台山首字得名。1949年撤销,与新海市、云台工作委员会合置新海连市。
1935年析灌云县置,属山东省。治所在连云港(今江苏连云港市)。1949年改为新海连市。1952年划归江苏。1961年改为连云港市。
1935年由灌云县老窑置市,治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东北连云港。以境内连岛和云台山首字得名。1949年撤销,与新海市、云台工作委员会合置新海连市。
又作散洋峪堡或山羊峪堡。明置,在今辽宁抚顺县东南三龙峪。明 《全辽志》 卷2: 险山堡有散洋峪台。《方舆纪要》 卷37辽东都司: 散羊峪堡 “在清河堡西。嘉靖二十五年置,当鸦鹘关之冲”。
又作舒兰站。清置,故址在今吉林舒兰市西南溪河镇。《清一统志·吉林二》 “金州鄂佛罗站” 条下: “又西北六十里至舒兰河站。”
即今湖北建始县东南官店口镇。清同治 《建始县志》 卷2 《场市》: 南乡 “官店口,二百里”。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 (977) 改南义州置,治所在岑溪县 (今广西岑溪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县地。熙宁四年 (1071) 废。北宋太平兴国初以义州改名置,治岑溪县(今广西岑溪市西南),属广西
南宋绍兴中置,属崇安县。即今福建武夷山市南赤石街。1942年6月“皖南事变”时闻名中外的“赤石暴动”即此。
在今贵州凯里市西北炉山镇南。《清一统志·都匀府》: 索驴堡 “明正德三年,官军讨叛苗,由索驴、撒毛进”。
①旧函谷关。战国秦置,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三十里。《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说秦惠王:“东有肴、函之固。” 又,《楚策一》 张仪说楚王: “秦之所以不出甲于函谷关,十五年以后攻诸侯者,阴谋有吞天下之心也。
①在今河北卢龙县东。《方舆纪要》卷17卢龙县:十八里铺“建文四年,辽东兵攻永平,燕将谷祥过小河,拒却之于十八里铺”。即此。②即今陕西汉中市东铺镇。清乾隆《南郑县志》卷3:东乡有十八里铺。光绪《陕西全省
在今江西彭泽县东南二十四里。清时设巡司于此。
亦名高唐市、高唐店。即今安徽霍邱县西北五十里高塘集。明置巡司于此。(1)在福建省将乐县东北部、金溪两岸。面积259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高唐,人口2430。曾名环洲、环溪,因河道落差大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