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场
即今四川广汉市东连山镇。清嘉庆《汉州志》卷9:连山场“至州三十里”。
即今四川广汉市东连山镇。清嘉庆《汉州志》卷9:连山场“至州三十里”。
①东汉建安三年(198)析汝南郡置,属豫州。治所在朗陵县(今河南确山县西南)。寻废。东魏复置,治所在阳安城(今确山县东北古城北)。北齐废。②唐天宝元年(742)改简州置,治所在阳安县(今四川简阳市西北
一作长乐陂。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元和志》卷1万年县:长乐坡“在县东北十二里。即浐川之西岸,旧名浐坂,隋文帝恶其名,改曰长乐坡”。《资治通鉴》:唐天宝十三年(754),“禄山之发长安也,上令高力士饯之
北宋置,属龙水县。即今四川资中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龙结镇。
即今浙江象山县西西周镇。清乾隆《象山县志》卷1:西周铺在县西“五十五里”。地处县城之西,周姓居多,故名。
在今湖南辰溪县东。《元和志》卷30辰溪县:“五城山,在县东南三百六十二里。《武陵记》云:‘楚威王使将军庄定黔中,因山造此城。”据《清一统志·辰州府一》:五城山“在辰溪县
唐、五代方镇名。唐天祐元年(904)以魏博节度使号为天雄军,治所在魏州(五代唐改名兴唐府,后晋改名广晋府,后汉改名大名府,在今河北大名县东)。五代为梁所并。唐末、五代方镇名。(1)唐大中三年(849年
从中东路的绥阳站 (今黑龙江东宁县西北绥阳镇) 经城子沟至东宁。全长91公里。日伪于1938—1939年修筑。1945年被苏联拆除。
即今广东阳东县东南大沟镇。清道光《阳江县志》卷1有大沟墟。
即今广东雷州市东南仕礼岭。《舆地纪胜》卷118雷州:时礼山“在海康县东南八十里。四望之最高者也”。《清一统志·雷州府》:时礼山,“《旧志》谓之时礼岭。周五里。岩穴深邃。上有泉,岁旱祷雨于此”。
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牙克石市东南雅鲁林场。以雅鲁河为名。《清史稿·地理志》: 布西直隶厅有 “雅鲁” 等车站。“雅鲁”,鄂伦春语意为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