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谷
在今湖北鄂州市西樊山、郎亭之间。唐元结游此,孟士源命之曰退谷。元结作 《退谷铭》。
在今湖北鄂州市西樊山、郎亭之间。唐元结游此,孟士源命之曰退谷。元结作 《退谷铭》。
即今江西樟树市东南芗溪街。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6:清江县东北有芗溪墟。
南北朝时吐谷浑建。在今青海都兰县。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5:北魏神龟元年(518),宋云、惠生使西域,“土(吐)谷浑城左右暖于余处”。
①西晋太康二年(281)改南乡县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陕西西乡县南十五里。北魏正始间废。隋大业二年(606)复改丰宁县为西乡县,为汉中郡治。治所即今西乡县。唐为洋州治。天宝元年(742)为洋川郡治。后
即半程汛。今山东临沂市北半程乡。民国《临沂县志》舆图作“半城”。村名。在江苏省新沂市西南部、新沂河东岸。属港头镇。人口 1500。相传古时此地为战场,城筑一半,故名半城。产小麦、稻、玉米。黄沙藏量大。
即显圣镇。今甘肃正宁县东南四十里秋头乡。《清一统志 ·庆阳府二》: 湫头镇 “在县东四十里。即显圣镇也”。
在今四川越西县南。《方舆纪要》 卷74越巂卫军民指挥使司: 梅子岭桥 “在卫南五十里。路出宁番往来通道也”。
元至元十四年(1277)置,治所在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县)。辖境相当今上海市吴淞江以南地区。十五年(1278)改为松江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治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区)。辖境相当今上海市吴淞江
在今江苏丰县西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29徐州丰县:白驹山“地形高阜,相传汉高大会父老于此,歌白驹以留宾,因名”。《清一统志·徐州府一》:白驹山“明成化间,犹高三丈余,嘉靖末,屡经黄水沙壅,其迹渐平”
清末为呼伦贝尔副都统辖地。1915年划为 “特别区域”,直接归中华民国中央政府节制,并受黑龙江省监督。1920年取消 “特别区域”,呼伦贝尔副都统专辖蒙旗事宜。1932年伪满洲国在此设兴安北分省。19
1912年改归善县置,后属广东潮循道。治所即今广东惠州市。1920年直属广东省。1985年迁治淡水镇 (今惠阳市)。1994年改设惠阳市。旧县名。1912年改归善县置,治今广东省惠州市。1953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