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通义郡

通义郡

①北周置,属旭州。治所在金城县 (今甘肃碌曲县东)。隋开皇初废。

②唐天宝元年 (742) 改眉州置,治所在通义县(今四川眉山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眉山、彭山、丹棱、洪雅、青神等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眉州。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眉州置,治通义县(今四川眉山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眉山、彭山、丹棱、洪雅、青神等县。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眉州。


猜你喜欢

  • 三都

    ①《左传》:定公十二年(前498),“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杜注:“三都,费、郈、成也。”②相传古蜀国有三都: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广都(今四川双流县东南中和镇)、新都(今四川新都县)。东晋常璩《

  • 猷水

    在今山西文水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40文水县: 猷水在 “县东北二十五里。古大陵城之东南,周十余里,或谓之邬泽”。

  • 木龙洞

    在今广西桂林市伏波山。《方舆纪要》卷107临桂县:木龙洞“在城东癸水门外。《志》云:洞北去伏波岩四百步许,西望叠彩岩百步许,孔道通行,如砥如矢,驱车飞盖,绰然有余,旁复有小洞相通”。

  • 石跋河

    在今安徽和县东北。源于县北部山区香泉附近,东南流汇桥河入长江。《方舆纪要》卷29和州:石跋河“在州东北三十里石跋镇,由大江支流,汇州东二十五里之浮沙河口,复出大江。江面约四十里。宋开禧中,周虎尝筑石跋

  • 福寿山

    即今新疆乌鲁木齐市西南郊之雅玛里克山。清 《三州辑略》: 福寿山 “在巩宁城南里许,……每见云雾迷漫,夏必雨,冬必雪,俗称灵应山。西向建龙王庙 一座,山腰开渠宛转如带”。宣统 《新疆图志》 卷61 《

  • 新安站

    ①元置,在今湖南长沙县东北新安岭。②元置,在今江苏无锡县东南新安镇。

  • 同和县

    北周保定元年(561)置,属同和郡。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东北文斗乡。宣政元年(578)改名和政县。古县名。北周保定元年(561年)置,治今甘肃省岷县东北。属同和郡。宣政元年(578年)改为和政县。

  • 谷塠守捉城

    唐置,属翼州。在今四川茂县西北。

  • 西周封国。在今安徽六安市东北。《大保簋》铭文云: “王伐录于��。 郭沫若 《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 以为即六。 又见 《录忒卣》、《录伯簋》、 《录簋》 等

  • 安坪镇

    在今四川奉节县西南六十里长江南岸安坪乡。清光绪《续修奉节县志》卷4:“县南:安平驿距城六十里。”在湖南省辰溪县西南部。面积47.8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安坪,人口 2650。因明末王氏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