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家口
即邹口。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黄河渡口。《资治通鉴》:五代唐同光元年(923),王彦章攻马家口城,帝自杨刘引军赴救,“彦章解围,退保邹家口。……七月, 丁未,帝引兵循河而南, 彦章等弃邹家口,复趋杨刘”。戊午,“王彦章等闻帝引兵已至邹家口,己未,解杨刘围,走保杨村,唐兵追击之”。
黄河津渡口。在今山东省东阿县东北。《资治通鉴》: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崇韬趣博州,至马家口渡黄河筑城,梁将王彦章将兵急攻新城,庄宗存勗引军救之,彦章解围,退保邹家口,即此。
即邹口。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黄河渡口。《资治通鉴》:五代唐同光元年(923),王彦章攻马家口城,帝自杨刘引军赴救,“彦章解围,退保邹家口。……七月, 丁未,帝引兵循河而南, 彦章等弃邹家口,复趋杨刘”。戊午,“王彦章等闻帝引兵已至邹家口,己未,解杨刘围,走保杨村,唐兵追击之”。
黄河津渡口。在今山东省东阿县东北。《资治通鉴》: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崇韬趣博州,至马家口渡黄河筑城,梁将王彦章将兵急攻新城,庄宗存勗引军救之,彦章解围,退保邹家口,即此。
在今四川松潘县北二百三十里。《明一统志》卷73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大分水岭“其山高峻,水分二流”。《清一统志·松潘厅》 “小分水岭”条内引《舆程记》:“有大分水岭……有二派:一东南流为江,一西南流为
在今安徽和县南六十五里。明、清置巡司于此。
即今广东新会市北杜阮镇。明万历《广东通志》卷16:新会县有“杜阮墟”。
又名抚西城。明洪武间建,为抚顺千户所驻地。在今辽宁抚顺市浑河北岸高尔山前。明《全辽志》卷1:抚顺城在“(沈阳中卫)城东八十里。本古贵德地。洪武十七年创立,周围三里有奇”。《明史·杨镐传》:万历四十六年
即今湖南东安县东北六十二里芦洪市镇。《新唐书·地理志》:永州零陵郡有芦洪戍,即此。明、清于此置巡司。即今湖南省东安县东北芦洪市。唐时置戍于此。
战国秦都城。在今陕西陇县东南三里。《史记·秦本纪》 《正义》引《帝王世纪》云:“秦襄公二年徙都汧。”至文公四年(前762)乃卜居“汧、渭之会”。在今陕西省陇县东南 1500 千米。春秋时秦襄公二年(前
即今辽宁瓦房店市西羊官堡。《清一统志·奉天府二》:杨官堡“在复州西南三十里”。
亦名海兰泡。即今俄罗斯精奇里江 (结雅河) 入黑龙江口处之布拉戈维申斯克。清西清 《黑龙江外记》 卷1: 精奇里江 “水黄,俗称黄河”。屯因水名。咸丰八年 (1858) 通过不平等的中俄 《瑷珲条约》
南宋置,为铁钱监。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东北龟山下。
即月儿灭怯土。在今蒙古国哈剌和林东南山区。为元太宗窝阔台夏季驻地。又称月儿灭恄工。在今蒙古国哈拉和林东南山区。元太宗窝阔台汗夏宫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