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郢州

郢州

①南朝宋孝建元年 (454) 置,治所在夏口城 (后称郢城。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辖境约当今湖北钟祥市以下的汉江流域,监利、阳新间的长江流域和湖南沅江流域以北地区。其后逐渐缩小。隋开皇九年 (589) 改为鄂州。

②北魏太和十三年 (489) 置,治所在安南县(今河南叶县南)。十八年 (494) 改为南中府。

③北魏正始元年 (504) 改司州置,治所在义阳郡平阳县 (今河南信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信阳市及信阳县。南朝梁大通二年 (528) 改为北司州。

④北魏永安三年 (530) 侨置,治所在安阳郡(今河南正阳县西南陡沟镇)。东魏天平四年 (537)改为义阳郡。

⑤西魏大统十七年 (551) 置,治所在长寿县(今湖北钟祥市)。隋大业初改为竟陵郡。唐初复为郢州。贞观元年 (627) 废。十七年 (643) 复置,移治京山县 (今湖北京山县)。天宝初改为富水郡。乾元初复为郢州,治所在长寿县 (今钟祥市)。辖境约当今湖北钟祥、京山二市县地。元至元十五年 (1278)改为安陆府。


(1)北魏太和十三年(489年)置,治今河南叶县南。辖境约今河南省叶县、舞阳一带。寻改置南中府。(2)北魏正始元年(504年)置,治平阳县(今河南信阳市)。辖境约今河南省信阳市一带。南朝梁大通二年(528年)改名北司州。(3)北魏永安三年(530年)置,治慎阳县(今河南正阳县北)。辖境约今河南省正阳县一带。东魏天平四年(537年)废。(4)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分荆、湘、江、豫四州置,治汝南县(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辖区约今湖北省钟祥以下的汉水流域,监利、阳新间的长江流域和湖南省沅江流域以北地区。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名鄂州。(5)西魏大统十七年(551年)置,治长寿县(今钟祥市)。唐辖区约今湖北省钟祥、京山二县。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为安陆府。(6)渤海国置,治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北、依兰县南。辖境不详。辽废。


猜你喜欢

  • 江苏省

    清康熙六年(1667)分江南省置,以两江总督驻所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市)和巡抚驻所苏州府(今江苏苏州市)二府首字为名。省会在江宁府(今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及上海市。1929年省会迁镇江县(今江苏镇

  • 稠稉山

    在今四川新津县西南。《新唐书·地理志》: 新津县“有稠稉山”。《方舆胜览》 卷52崇庆府: 稠稉山 “在新津县南八里。有草名稠稉,服之长生不死”。

  • 插岭关

    明嘉靖二十八年 (1549) 建,在今江西萍乡市西六十里。清时曾设插岭关镇于此。后废。

  • 威楚县

    元至元二十一年 (1284) 降威州置,为威楚路治。治所即今云南楚雄市。明洪武十五年(1382) 改楚雄县。古县名。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降威州置,治今云南省楚雄市。属威楚路。明洪武十五年(13

  • 皋兰都督府

    唐贞观二十一年 (647) 以铁勒浑部置皋兰州,属燕然都护府。永徽元年 (650) 升为都督府。其地应在今蒙古国中央省土拉河北岸,乌兰巴托西南。后废。唐羁縻都督府。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以回纥浑部置

  • 维摩驿

    明洪武十八年 (1385) 置,属维摩州。在今云南广南县西南旧莫。隆庆三年 (1569) 废。

  • 泖湖

    即三泖。即今上海市松江县西的泖河。《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华亭县: 泖湖在 “府西三十五里。亦曰三泖。《广韵》 注: 泖,华亭水也。其源出华亭谷。晋陆机对武帝,三泖之水,冬温夏凉。亦曰华亭泖”。

  • 黄沙站

    元置,属全州路。即今广西全州县东北黄沙河镇。元置,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东北黄沙河镇。明改为驿。

  • 陆广河砦

    即今贵州修文县西北六广镇。《方舆纪要》卷121贵阳府“新添关”条下:“陆广河砦,在府西北百二十里。有陆广河巡司,陆广驿亦置于此。”

  • 又作黎。春秋时卫邑。在今山东郓城县西三十四里陈坡。《毛诗·邶风 ·式微》 序: “黎侯寓于卫。” 《左传》: 哀公十一年 (前484),卫大叔疾 “使侍人诱其初妻之娣寘于犁”,即此。古邑名。(1)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