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府
元至正二十年 (1360) 朱元璋改宁越府置,为中书分省治。治所在金华县 (今浙江金华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金华江流域及兰溪、浦江诸市县。至正二十六年 (1366) 后属浙江行省。清属浙江省。1912年废。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改宁越府置,治金华县(今浙江金华市)。属浙江布政使司。辖境约当今浙江省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等市县地。清属浙江省。1912年废。
元至正二十年 (1360) 朱元璋改宁越府置,为中书分省治。治所在金华县 (今浙江金华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金华江流域及兰溪、浦江诸市县。至正二十六年 (1366) 后属浙江行省。清属浙江省。1912年废。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改宁越府置,治金华县(今浙江金华市)。属浙江布政使司。辖境约当今浙江省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等市县地。清属浙江省。1912年废。
即今甘肃高台县西北一百三十里盐池乡。明置驿于此。清设把总。产白盐。《元和志》 卷40福禄县: “盐池,在县东北八十里,周回百姓仰给焉。” 《皇明职方地图》 中卷甘肃边镇图有盐池堡。
在今湖北洪湖市北。《方舆纪要》 卷77沔阳州: 直步湖 “在州东南四十里。其湖受柳口、大马河及螺子滨、渣泽、李二湖等水入阳明湖”。
在今海南省临高县北三十里。明置巡司于此。
即今辽宁灯塔县西北沈旦堡。民国《辽阳县志》卷3:沈旦堡“距城六十里”。
①在今山东临清市西,汶、卫二水相会处。《清一统志·临清州》:“元时即名中洲。其时未有砖、板二闸,止有旧会通河入卫。今则宛在中央始成洲矣。”②一名百里洲。在今湖北枝江县南部长江南岸。《三国志·吴书·吴主
亦名文翁石室,又名周公礼殿。西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文翁建。在今四川成都市文庙前街第四中学校内。为四川最早的官办学校。《周书·辛昂传》:尉迟迥“复表昂行成都令。昂到县,即与诸生祭文翁学堂,因共欢宴”。北宋名
清雍正六年 (1728) 升泽州置,治所在凤台县 (今山西晋城市)。辖境相当今山西晋城市及沁水、阳城、高平、陵川等县地。1912年废。清雍正六年(1728年)升泽州置,治凤台县(今山西晋城市)。辖境约
在今新疆皮山县东南,藏桂西北。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2: 瞿萨旦国 “王城西行三百余里,至勃伽夷城,中有佛坐像,高七尺余,相好允备,威肃巍然”。
①北宋置,属郃阳县。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夏阳村。②即今福建明溪县东夏阳乡。明、清置巡司于此。
今欧洲瑞典的旧译。清谢清高《海录》:“绥亦古国即瑞国,一在英吉利西少北,疆域与西洋略同。…来广贸易,其船用蓝旗画白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