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池
故址在今河南开封市西郊。五代周显德四年 (957) 开凿。为伐南唐而训练军队习水战之处。北宋太祖置神卫水军、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 置虎翼军习水战于此。南宋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 卷7: “ (金明) 池在顺天门外街北。周围约九里三十步。池西直径七里许。入池门内南岸西去百余步,有面北临水殿,车驾临幸观争标,锡宴于此。”
古湖名。五代周显德四年(957年)始凿,在今河南省开封市旧西郑门外西北。周围九里余,为习水战,以伐南唐。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太宗至此阅习水战。
故址在今河南开封市西郊。五代周显德四年 (957) 开凿。为伐南唐而训练军队习水战之处。北宋太祖置神卫水军、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 置虎翼军习水战于此。南宋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 卷7: “ (金明) 池在顺天门外街北。周围约九里三十步。池西直径七里许。入池门内南岸西去百余步,有面北临水殿,车驾临幸观争标,锡宴于此。”
古湖名。五代周显德四年(957年)始凿,在今河南省开封市旧西郑门外西北。周围九里余,为习水战,以伐南唐。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太宗至此阅习水战。
在今福建长汀县城乌石山。《清一统志·汀州府》:云骧阁“在长汀县城上东南隅。上接龙山,下瞰龙潭,左有飞来石。旧名清阴阁,亦曰集景楼,又名双清阁。宋建。绍兴间刘乔改今名”。1929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亦作英峨奇盘山。在今新疆叶城县西南与莎车县交界地带。《清一统志 ·叶尔羌》: 英额齐盘山 “在叶尔羌西南英额齐盘西十里,与裕勒阿里克山东西相望,俱在叶尔羌河西境,南为裕勒阿里克山”。
在今宁夏平罗县南。《方舆纪要》卷62宁夏镇:灵武营“在镇北百里。正统十一年建营于此,为北面之蔽”。
唐贞观十年 (636) 置,属延州。治所在今陕西安塞县西北。天宝元年 (742) 改名延昌县。
北周保定元年 (561) 置,为洮州洮阳郡治。治所在今甘肃卓尼县西洮河南岸 (一说即今甘肃临潭县)。唐贞观四年 (631) 移治故洪和城 (今甘肃临潭县东新城),寻废。古县名。北周保定元年(561年)
从辽宁凤凰城(今凤城市)至灌水(今宽甸满族自治县西北灌水满族镇)。长78.2公里。为安奉铁路支线。1945年建成。
在今安徽宿松县西北。《清一统志·安庆府一》:小隘岭“在宿松县西北八十里。岭脊与湖北蕲州交界,阻山临河,峭隘盘曲。明初,攻湖广元帅石良,由此岭通道蕲州”。
在今广东恩平市东北五十三里。《方舆纪要》 卷101肇庆府恩平县 “天露山” 条: 独鹤山 “在县北百里。一峰耸拔,绵延三十里,亦名独鹤尖。山脉东连曹幕诸山,西北连老香诸山,亦与新兴县分界”。《清一统志
一名施王城。在今湖北恩施市南十五里。《方舆胜览》 卷60施州: “东晋末桓诞窜太阳蛮中,筑城临施水,号施王城,子孙袭王。” 《方舆纪要》 卷82施州卫: 施王屯在 “卫南十五里。东晋末,桓诞自称施王,
十六国前凉置,在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晋书· 吕光载记》: 东晋太元十年(385),金城太守尉祐在允吾叛,光遣“姜飞又击败祐众。祐奔据兴城,扇动百姓,夷夏多从之”。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