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锦江

锦江

①即锦溪。在今福建建阳市东。《方舆纪要》卷97: “明初吴深攻建宁,陈友定将阮法柔屯锦江逼深,后深出战,为敌所获。即此。”

②一名安仁港,又名兴业水。即今江西余江县东北信江下流。《明一统志》 卷50饶州府: 锦江 “源发广信府,流经安仁县前,会白塔河下流,经余干县入鄱江。江有云锦石,故名”。

③又名瑞河、蜀水、康乐水。在今江西西部。源出宜春县西北境慈化附近,东流到新建县南入赣江。《清一统志·袁州府》: 锦江水 “在万载县东北三十里。源出谢山,一名谢江水,又名康乐水。东南流至县东北二十里邱江,会于龙江”。

④又名检江、流江、汶江、笮桥水、濯锦江、府河。即今四川成都市南之南河。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锦工织锦濯其江中则鲜明,濯他江则不好”,因名。唐杜佑 《通典》 卷176: 成都县 “有锦江”。《元和志》 卷31成都县: “蜀人又谓流江为悬笮桥水,此水濯锦,鲜于他水。” 此水系从今都江堰市都江堰分出之岷江支流走马河,东南流经成都市南,与府河 (郫江) 合流后统称府河,西南流至彭山县江口镇与岷江正流会合。


(1)又称蜀水,古称浊水。赣江下游支流。在江西省西北部。源出宜春市西北境慈化附近,向东北流经万载、宜丰、上高、高安、丰城等县市,至新建县南入赣江。长280千米,流域面积8326平方千米。万载以下可通航。建有上游等水库及大型灌渠锦惠渠。(2)浈江北岸支流。在广东省北部和江西省西部偏南。因河中有红色条纹锦石得名。源出江西省崇义县竹洞垇,西南流入广东省仁化、韶关等县市,在韶关市曲江县大桥附近注入浈江。长108千米,流域面积1913平方千米。流经丹霞山著名风景区。支流有城口河、塘村河、董塘河等。多穿越山区,水流湍急。建有锦江、赤石径等水库及水电站。两岸山区多林木。(3)又称流江、汶江,当地习称府河。为岷江支流。在四川省成都市南。北自郫县王家庙北石堤堰,东流经成都市东南入双流县境,在彭山县江口镇注入岷江。因古时用“此水濯锦,鲜于他水”,故名。长117千米。传为“秦李冰穿(郫、流)二江于成都市中”形成。因流经成都府,故名府河。河道水流平缓,是成都水路的主要航道。沿河河渠交织,散流如网。可南通长江,航运史悠久,对成都平原物资集散交流有重要作用,促进了成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后由于公路和铁路等陆上交通的发展,航运逐渐衰落。(4)在贵州省东部。以江水似锦而得名。《元和郡县志》:“溪水多文石,望之似锦,因名。”源出江口县西北的梵净山,为沅江支流辰水之上游。东流经铜仁市至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以下称辰水。长289千米,流域面积7536平方千米。落差567米,富水力资源。建有水电站多座。支流有小江等。


猜你喜欢

  • 王村集

    ①即今河北大名县西北四十里王村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2元城县图:西北有王村集。②即今山东淄博市西南王村镇。产绸,名王村绸。明嘉靖《青州府志》卷11:王村集“在(淄川)县(今淄川区)西五十里”。

  • 凤鸣山

    ①在今广西兴安县北。《方舆纪要》卷107兴安县:凤鸣山“在县北三十七里。俗呼鸡爬山。宋淳熙间改今名”。②一名五山、州北五山。在今四川荣县西北。《舆地纪胜》卷72荣州:州北五山,“《图经》云:五山,凡五

  • 石门堡

    ①故石门峡东塔之嘴。北宋元符元年(1098)建筑,赐名,属怀德军。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黄铎堡乡西。金废。②北宋政和七年(1117)置,属震武军。在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境。③南宋置,属泸州。在今四川纳溪县

  • 悦州

    唐置羁縻州,属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南。北宋属泸州。后废。(1)唐贞观初以党项部落置,治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辖境相当今阿坝州东北部。属静边州都督府。后地入吐蕃,州侨治庆州(治安化县

  • 峰子山

    在今陕西米脂县西。《方舆纪要》 卷57米脂县: 峰子山 “在县西十里”。

  • 西塞山砦

    即道士洑。在今湖北黄石市东南西塞山乡。《方舆纪要》卷76大冶县:西塞山砦“在西塞山北,即道士洑也”。

  • 柳中县

    唐贞观十四年 (640)置,属西州。治所即今新疆鄯善县西南鲁克沁镇。贞元中为吐蕃所据,县废。古县名。唐贞观十四年(640年)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西南鲁克沁。属西州。贞元中地入吐蕃废。

  • 山头庄

    在今山东平阴县西。清光绪间义和团首领朱红灯曾于此组织群众,鼓动“学拳灭洋”。在今山东省平阴县西。清光绪年间,义和团首领朱红灯曾于此组织群众,宣传“学拳灭洋”主张。

  • 西铭

    即今山西太原市北郊区西南西铭乡。同蒲铁路有支线通此。

  • 甿渚岭

    即萌渚岭。五岭之一。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南、贺县西北、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西南。唐杜佑 《通典·州郡》: 道州 “有甿渚岭,今谓之白芒”。《明史·地理志》 富川县: “东北有甿渚岭,即临贺岭,与湖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