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桥集
在今河北永年县(临洺关)东南。《新唐书·王虔休传》:“军司马元谊据洺州叛,虔休遣将李廷芝讨之,战长桥,斩级数百。”
在今河北永年县(临洺关)东南。《新唐书·王虔休传》:“军司马元谊据洺州叛,虔休遣将李廷芝讨之,战长桥,斩级数百。”
一名天公山。即今福建龙岩市北五十里天宫山。《新定九域志》卷9漳州:天公山,“阴晦则闻箫鼓之声”。明《寰宇通志》卷47漳州府:天公山“在龙岩县西北。唐武德初有山贼至此,为雷所击,因而就擒”,故名。《清一
在今江苏武进县东。《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武进县:陈墅河在“府东二十五里。南枕运河,北接三山港”。
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明属石泉县,置巡司于此。
在今贵州黔西县东。《清一统志·大定府》:十万溪大箐“在黔西州东。《黔记》:自新添砦西三十里入箐中,溪水回环,山峦峭拔。又六十里。悬崖绝壁,无径可行,遥望一山甚危峻,四面皆设屯寨,即十万溪箐也”。
又名赤日岭。即今河北井陉县(微水镇)西青泉岭。《资治通鉴》:唐景福二年(893),李克用败成德兵于平山,进攻天长镇,成德帅王镕“出兵三万救之,克用逆战于叱日岭下,大破之”。即此。古山名。在今河北省井陉
在今河北满城县东北三里。《方舆纪要》 卷12满城县: 眺山 “巍然特立,可以眺远,因名。山北有五马、黄金二洞,容数百人”。
又名雒水、浽江水。在今四川成都平原东北,为沱江上游支流。嘉庆《什邡县志》卷6:雒水,“刘焉治绵竹时凿石垒亭, 以镇洛水,故以名江”。《晋书·李特载记》:永宁元年(301),“长史曹运、犍为太守李苾,督
清光绪末置,属瑷珲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呼玛县南胡通镇。后废。
清顺治十六年(1659)置,治所在云南府(即今云南昆明市)。辖境比今云南省稍大。辛亥革命后废府,治昆明县(今云南昆明市)。1922年治所称昆明市。简称滇或云。在中国西南部,西部和南部与缅甸、老挝、越南
在今山东邹平县南夫村。《左传》:昭公十年(前532),陈桓子召子周“与之夫于”。杜注: “济南於陵县西北有于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