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宕县
北周置,为宕昌郡治。治所在今甘肃宕昌县东南。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良恭县。
古县名。北周置,治今甘肃省宕昌县东南。属宕昌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良恭县。
北周置,为宕昌郡治。治所在今甘肃宕昌县东南。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良恭县。
古县名。北周置,治今甘肃省宕昌县东南。属宕昌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良恭县。
即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境之大渡河。《方舆纪要》卷72峨眉县“土地关”条下:“左路由下马胜溪至古金寺,渡中镇河,有中镇巡检戍之。”《清一统志·嘉定府一》:阳江,“《旧志》:大渡河自黎大所穿野夷界至中镇入
①北宋雍熙四年 (987) 改下博县置,为深州治。治所在今河北深州市东南三十里。明洪武三年 (1370) 废。②元大德九年 (1305) 置,为静安路治。治所在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东北鄂伦苏木古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置,属五开卫。治所在今贵州锦屏县西南隆里乡。
在今江苏金坛市北茅山。《清一统志·镇江府二》:华阳馆“在金坛县茅山前,有石桥。华阳馆有二:曰上馆、曰下馆。下馆即今崇禧宫,此其上馆也。其东即陶隐居丹井”。
即昌门县。在今安徽祁门县西。《寰宇记》卷104祁门县: “本名阊门,著于秦汉之代。县有巨石夹流水两相对,其状如门,故号阊门焉。东北又有涌流,其山左右云峰削成,其中坦陆周回数顷。唐永泰元年,土人方清作乱
一名金乡埠。北宋置,属汝阳县。即今河南汝南县北二十六里金铺乡。(1)在浙江省苍南县东部。面积43.6平方千米。人口7.6万。镇人民政府驻金乡,人口3.6万。古为军事要地。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金
在今云南武定县西南二十里。明曹学佺《名胜志》: “山势险隘,有悬瀑千余尺,下注城池。蛮名铺哇洟。”
北宋置,属延安府。在今陕西安塞县北坪桥乡。《宋史·地理志》 延安府:平羌砦“地本克胡山砦,绍圣四年赐名”。
一名釜丘。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南七里。《尚书·禹贡》: 济 “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即此。古邑名。又作釜丘。春秋宋地,战国属齐,后又属魏。在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南。《尚书·禹贡》:济“入于河,溢为荥
东汉建武八年 (32) 置,封窦融弟友为显亲侯,属汉阳郡。治所在今甘肃秦安县西北三十里叶堡乡金城里。西晋改为显新县。古县名。东汉置,治今甘肃省秦安县西北。属汉阳郡。西晋改为显新县。属天水郡。十六国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