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平郡

阳平郡

①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分魏郡置,属冀州。治所在馆陶县(今河北馆陶县)。西晋辖境相当今河北馆陶、大名县东部,山东冠县、莘县等地。隋开皇初废。

②亦作平阳郡。北魏置,属睢州。治所在谷阳城(今安徽固镇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固镇县地。东魏武定六年(548)改为谷阳郡。

③南朝宋侨置,属徐州。治沛南界(今江苏铜山县北)。北魏改为南阳平郡。

④南齐置,寄治山阳(今江苏淮安县)。梁移治安宜县(今江苏宝应县西南)。隋开皇初废。


(1)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分魏郡置,治馆陶县(今属河北)。属冀州。西晋时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馆陶、大名等县东部及山东省冠县、莘县等县地。隋开皇初省。(2)东晋置,治茌眉戍(今安徽固镇县西)。北魏太和中废,后复置,孝昌中又废。(3)南朝齐置,治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梁移治安宜县(今江苏宝应县西南)。隋开皇初废。(4)南朝梁置,治今江苏省泗洪县境内。东魏武定七年(549年)废。


猜你喜欢

  • 新村集

    即今安徽阜南县西北新村镇。清乾隆 《阜阳县志》 卷4: 新村集在 “西乡六十里”。

  • 葵园峡

    即葵园狭。在今甘肃兰州市西。

  • 永和乡

    在今辽宁葫芦岛市西北。《元史·地理志》大宁路:“至元五年,并和州入利州为永和乡。”

  • 焦原山

    在今山东莒县南四十里。亦名横山,又曰峥嵘谷。俗称青泥衖。《寰宇记》 卷24引 《尸子》 曰: “莒有焦原者,广寻,长五百步,临百仞之溪。”

  • 格尔必齐河

    今俄罗斯赤塔州东南格尔必齐河,为石勒喀河小支流。清康熙二十八年 (1689) 中俄 《尼布楚条约》 划定中俄东段边界: “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河,即鞑靼语所称乌伦穆河附近之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格尔必

  • 南通礁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位于皇路礁西南42海里,为一完整环礁。低潮时只有部分礁石出水,环礁成节不连续,故中国渔民向称丹积或丹节。1935年公布名称为路易萨礁。1947年改名南通礁。

  • 石桐水

    一名绵水、洪山水。在今山西介休市东。源于绵山,西北流入汾水。《水经·汾水注》:“汾水又南与石桐水合,即绵水也。水出界休县之绵山,北流径石桐寺西,即介子推之祠也。……石桐水又西流注于汾水。”

  • 苌举县

    北魏置,为槃头郡治。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白水江镇长峰村。北周属落丛郡。隋初改为长举县。古县名。北魏置,治今陕西省略阳县西北嘉陵江西长峰镇南。为槃头郡治。隋初改长举县。

  • 兴京陵

    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四十里永陵镇西北启运山南麓,为清帝先世祖陵。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清顺治十六年(1659)改名永陵。见“清永陵”。

  • 小南海

    ①又名龟亭、龟停山、龟停子、车停子。在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西南白沙沱镇东长江中。为江中小岛。唐、宋时上有观音庙,故名。民国《巴县志》卷1:“龟亭山……土人呼为小南海。”②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