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陇城县

陇城县

①北魏置,属略阳郡。治所在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九十里陇城乡。西魏改名略阳县。隋开皇二年(582)又改为河阳县,属秦州。六年(586)复为陇城县。唐末废。

②五代唐长兴三年(932)置,属秦州。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东三十五里。元至元七年(1270)废。


古县名。北魏置,治今甘肃省秦安县东北陇城。为略阳郡治。后改为略阳县。隋开皇二年(582年)改为河阳县,六年复名陇城县。大业初属天水郡。唐属秦州。宝应二年(763年)地入吐蕃,县废。五代唐长兴三年(932年)于归化镇复置,治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蒙古至元七年(1270年)并入秦安县。


猜你喜欢

  • 纳喇河

    又作那拉河。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东北、谢列姆扎河支流诺腊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英克河”条下:纳喇河“在(黑龙江)城东北一千二百里,俱出东北兴安岭,南流入西林穆丹河”。

  • 晴州

    唐渤海国置,属南海府。治所在天晴县 (今朝鲜咸兴西北旧津里。一说在咸镜北道茂山东南)。辖境相当今朝鲜咸镜南道北长津江上游一带。后废。渤海国置,治天晴(今朝鲜咸镜北道茂山县东南境),属南京南海府。辽废。

  • 上亭镇

    北宋置于上亭驿,属梓潼县。在今四川梓潼县东北五十里上亭铺。

  • 韩朋镇

    北宋置,属安居县。在今四川遂宁市西南九十里东禅镇。清光绪 《遂宁县志》 卷1: 东禅场“为古韩朋镇”。

  • 津石陂

    在今湖南常德市北。《新唐书·地理志》武陵县: “又北百一十九里有津石陂,本圣历初,令崔嗣业开,(李) 翱、(温) 造亦从而增之,溉田九百顷。”在今湖南省常德市北。武周圣历初,朗州武陵令崔嗣业所开,后又

  • 阳人

    又名阳人聚。战国楚邑。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四十里。《战国策·韩策二》:“郑强为楚王使于韩,矫以新城、阳人,合世子以与公叔争国。”《史记·秦本纪》:庄襄王元年(前249),“东周君与诸侯谋秦,秦使相国吕不韦

  • 龙潭安抚司

    明洪武四年(1371)改龙潭长官司置,属施州卫。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北二十里龙潭司乡。二十三年(1390)废。永乐五年(1407)复置,属施州卫。后改属散毛宣抚司。清初改为龙潭土司。明洪武四年(1371

  • 飞州

    北宋置羁縻州,属茂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境。《宋史·蛮夷传四》:政和七年(1117),“涂、静、时、飞等州蛮复反茂州,杀掠千余人”。后废。

  • 曲良堡

    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四十六里溱水东岸曲梁村。北魏曾置曲梁县于此。

  • 屈利水

    即今黑龙江省龙江县西南之雅鲁河,为嫩江支流。《魏书· 失室传》: “路出和龙北千余里。……又北行三日有大水名屈利。”古水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境内嫩江支流雅鲁河。《魏书·失韦传》:犊了山“又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