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兴县
隋开皇六年 (586) 置,属卫州。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北。大业初属汲郡。唐武德初废。
古县名。隋开皇六年(586年)置,治今河南省卫辉市北。先后属卫州、汲郡。唐武德初废。
隋开皇六年 (586) 置,属卫州。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北。大业初属汲郡。唐武德初废。
古县名。隋开皇六年(586年)置,治今河南省卫辉市北。先后属卫州、汲郡。唐武德初废。
即徂徕山。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四十里。《水经·汶水注》:“《邹山记》曰,徂徕山在梁甫、奉高、博三县界,犹有美松,亦曰尤徕之山也。赤眉渠帅樊崇所保也,故崇自号尤徕三老矣。”
在今陕西洋县北三十里。即骆谷南口。终南山之谷。《新唐书·地理志》 兴道县: “有骆谷路,南口曰傥谷,北口曰骆谷。”即傥骆道的南口。在今陕西省洋县北。因经傥水河谷而名。
在今广东云浮市北。《方舆纪要》 卷101罗定州东安县: 逢衍水 “在县北。源出甘山,下流入于西江”。
在今湖南浏阳市后。本名归鸿楼。《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引《山堂肆考》:“归鸿楼,宋杨时建,取目送归鸿之义, 自为图记之。后张方邵修建,易今名。”
在今湖南沅陵县东北一百四十里沅江中。《方舆纪要》 卷81沅陵县 “沅江” 条下: 雷洄滩 “以江流触石,其声如雷也”。
即今河北遵化市东南四十五里华山。海拔457米。《水经·鲍丘水注》:巨梁水“出土垠县北陈宫山”。《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陈宫山“萦回数十里,东临还乡河,西按黄土岭。山南有峰,其色苍翠。一名华山”。
即今山东济南市南仲宫镇。旧属历城县,民国时有县佐驻此。即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南仲宫。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设历城县主簿驻此。
即今湖北广水市南骆店乡。明嘉靖 《应山县志》 卷2 《坊乡》: “骆家店,在治南二十里。”
指公元857年在今老挝琅勃拉邦建立的国家。即今老挝。《天下郡国利病书》 作缆掌。16世纪中叶迁至万象。
即今四川井研县北乌抛乡。清光绪《井研县志》卷4:乌抛湾场“创自雍正间,县北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