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濑滩
在今湖南耒阳市西南耒水中。《舆地纪胜》卷55衡州 “雨濑滩” 条引盛宏之 《荆州记》 云: “岁旱百姓壅塞之则雨。若一乡独壅,雨亦偏应。”
在今湖南耒阳市西南耒水中。《舆地纪胜》卷55衡州 “雨濑滩” 条引盛宏之 《荆州记》 云: “岁旱百姓壅塞之则雨。若一乡独壅,雨亦偏应。”
又作瑯琊。春秋末越国都城。在今山东胶南市西南琅琊镇 (夏河城)。《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勾践二十五年 (前472) 徙都瑯邪。约于公元前379年越王翳始从琅邪迁都于吴 (今江苏苏州市)。秦于此置
在今四川广元市北十里嘉陵江东岸。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24广元县:“本志:北十里千佛岩,即古龙门阁,先是悬岩架木,作栈而行,后凿石为千佛像,成通衢矣。”摩岩造像始于南北朝,迄于清,以唐为主。从南至北
在今台湾省台东县东南海上。原名红头屿,1947年改称兰屿。因产蝴蝶兰,故名。连横《雅言》:“蝴蝶兰,为台湾珍卉。产恒春山中,寄生古木,不染微尘。叶长而厚,花纯白若蝴蝶,一茎十数蕊。临风摇曳,姿态嫣然,
即今湖北鄂州市西北葛店镇。相传葛洪尝炼丹于此。清咸丰六年 (1856),太平军与湘军在此激战。《湘军记》 卷3: “唐训方败九江援贼于葛店。”道光年间移白浒镇巡司于此。
唐置,为羁縻州。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境内。后废。
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北三十里西高都村一带。其地有堂阜。《左传》:庄公九年(前685),齐鲍叔牙受管仲之囚,“及堂阜而税之”。杜注:“堂阜,齐地。东莞蒙阴县西北有夷吾亭。”
①在今安徽无为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26无为州: 桐山 “亦在州西九十里,有水道通白湖,渔人用箔取鱼,亦名上箔山。又有下箔山,在州西南九十里”。《清一统志·庐州府》: 桐山 “又名上箔山,即 《隋志
东汉元和元年(84)分东平国置,封东平王刘苍子尚为任城王。治所在任城县(今山东微山县西北)。辖今山东济宁附近地。三国魏为任城郡。西晋复为任城国。永嘉后废。东汉元和元年(84年)封东平王刘苍子尚为任城王
又作思麽、思麻。宋大理置,属威楚府。即今云南思茅市。元代属元江路。又作思么部。大理国置,治今云南省思茅市。元时属元江路,后废。
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南,长江北岸。《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忌置山南, 山东即隐口浦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