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港
即新洋江。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南六里。南承吴淞江,北通娄江。
即新洋江。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南六里。南承吴淞江,北通娄江。
在今山东即墨市南。有二源: 一出莲花山,一出石城山。合流西南入胶州湾。《新唐书·地理志》 即墨县: “东南有堰,贞观十年,令仇源筑,以防淮涉水。”
即今广西田东县。清光绪五年(1879)移恩隆县于此。
在今越南河山平省石室县。《寰宇记》卷170交州:龙编县有“佛迹山”。《明一统志》卷90安南:佛迹山“在交州府石室县。上有巨人迹,下有池,景物清丽,为一方胜概”。
在今陕西岐山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55岐山县: 金牙关 “在县西南百里,亦南山隘道也”。
①即今广西柳州市。《方舆纪要》 卷109马平县: 柳州 “一名壶城,以三江回合绕城如壶”。②即今广西崇左县城。《方舆纪要》 卷110崇善县: 太平城 “今府城。一名壶城。以丽江自西北来,经城南,复折而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属中庆路。治所即今云南宜良县。清康熙 《新修宜良县志》: “宜之为言,善也; 良,易直也。” 民国 《宜良县志》: “纪良,山名,在城西北十里,州因山名焉。” 至元二十
在今贵州台江县西南。《清一统志 ·镇远府》 “宛溪铺” 条: “番招铺,皆台拱同知 (驻今贵州台江县) 管理。” 雍正十二年 (1735) 包利、红银领导苗民与清军激战于此。
①又名观型堂。即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二十四里凤溪镇。清光绪《青浦县志》卷2:观音堂镇“昔有杜妪供大士像,香火渐盛,故名”。②即今河南陕县(驻三门峡市湖滨区)东六十八里观音堂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9:
金置,属高陵县。即今陕西高陵县西南十八里篦沙村。
在今陕西高陵县境。《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年(385),慕容冲将高盖引兵攻渭北诸垒,前秦苻宏“与战于成贰壁。大破之”,即此。确址未详。疑在今陕西省高陵县境。东晋太元十年(385年)前秦苻宏败慕容冲部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