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峒隘
在今广西靖西县东南岳圩镇 (频峒隘)。《清一统志·镇安府》: 频峒隘 “在归顺州东南六十里。……接越南高平府界,有兵防守”。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东南。清时设兵驻防。
在今广西靖西县东南岳圩镇 (频峒隘)。《清一统志·镇安府》: 频峒隘 “在归顺州东南六十里。……接越南高平府界,有兵防守”。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东南。清时设兵驻防。
明洪武九年(1376)改羊山卫置,属湖广都司。治所即今湖南张家界市。《方舆纪要》卷77永定卫:“羊山卫,后以屯饷艰阻,改置今卫。临庸水之阳,名曰大庸。”建文改永定卫。明洪武九年(1376年)置,治今湖
古蜀国开明氏都。在今四川新都县西北二十里军屯乡清白江边。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 蜀志》:“蜀以成都、广都、新都为三都,号名城。”
在今河南正阳县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50真阳县: 塘下沟河 “源出确山县东南二十五里之金牛山,流经县北,又东北入于汝”。
即今湖北襄阳县西北三十里竹条镇。清设把总驻防。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设,属蒙古土谢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中央省土拉河北岸那万策仁古内呼勒。
即今浙江绍兴县西北安昌镇。乾隆《绍兴府志》卷7《市》引《万历志》:安昌市“在府城西北三十里”。
明弘治十五年 (1502) 置,属平凉府。治所即今宁夏固原县。《方舆纪要》 卷58固原州: “固本作故,时以此城为故原州城。讳故为固,后遂以名州。” 清同治十二年 (1873) 升为直隶州,属甘肃省。
即今福建龙海市东南太武山。明《寰宇通志》卷47漳州府《山川》:太武山“在漳浦县东北。蔡如松《十辩》云,去州二百八十里,东邻大海。世传越王建德尝避兵于此。按《史记》:越王勾践至无疆七世,未有名建德者,惟
北宋元丰四年 (1081) 置啰兀城,崇宁三年 (1104) 改嗣武砦,属绥德军。在今陕西榆林市东南无定河东岸。
隋大业元年 (605) 改江阳县置,为泸州治。治所在今四川泸州市。《寰宇记》 卷88泸州:“远取泸川为名。” 县以此名。三年 (607) 为泸川郡治。唐武德元年 (618) 为泸州治。元至元二十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