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古囤
在今贵州凤冈县东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22龙泉县: 黄杨古囤 “巉岩绝壁,有大河环绕其上,可容百万人”。南宋绍兴间,任正隆据之以叛,都监安文平之,营栅堑洫犹存。
在今贵州凤冈县东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22龙泉县: 黄杨古囤 “巉岩绝壁,有大河环绕其上,可容百万人”。南宋绍兴间,任正隆据之以叛,都监安文平之,营栅堑洫犹存。
又作深坑。在今四川剑阁县北。《资治通鉴》: 南朝梁天监四年 (505),“将军孔陵等将兵二万戍深杭,…… (魏) 邢峦遣统军王足将兵击之,所至皆捷,遂入剑阁”。
①唐长安宫城北面的中门,也是太极宫(即隋大兴宫)北面的正门。建于隋初。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旧城北。唐武德末李世民于此发动“玄武门之变”。②唐长安大明宫北面的正门。在今陕西西安市城北。贞观八年(634)建
①北魏改晋寿郡置,治所在晋寿县(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水经·漾水注》: 白水“东南流,注汉水,西晋寿, 即蜀王弟葭萌所封,为苴侯邑,故遂名城为葭萌矣。刘备改曰汉寿,太康中又曰晋寿”。后移郡县于今
在今四川南江县西南一百二十里长赤镇。《清史稿·杨继晓传》:嘉庆初, 白莲教义军“破南江,距县境长池数十里,县令始速继晓出御”。1933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置长赤县治此。
①元至元十九年 (1282) 升桂阳县置,属江西行省广东道。治所即今广东连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连州市东部及阳山县地。明洪武二年 (1369) 省入连州。②明洪武九年 (1376) 改桂阳府置,属衡州府
又名乌耆国、乌缠国、乌夷国、阿耆尼国。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员渠城 (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北魏万度归率兵破其国,屠其城。后,焉耆国当徙都于今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四十里城子旧城。唐置
清初改唐崖长官司置,属施州卫。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西北三十五里唐崖司镇。雍正十三年(1735) 废。清初改唐崖长官司置,治今湖北省咸丰县西北。雍正十三年(1735年)废。
唐神龙元年 (705) 析鄮县、宁海二县置,属台州。治所在彭姥村(今浙江象山县治)。以山得名。广德二年 (764) 改属明州。南宋属庆元府。元属庆元路。明、清属宁波府。民国初属浙江会稽道。1927年直
在今河南息县东。《方舆纪要》 卷50息县: 黄漂港 “在县东八十里。……下流俱入于淮”。
即库尔勒。今新疆库尔勒市。清乾隆《西域图志》卷15:库陇勒“东北距哈喇沙尔城一百八十里。山势险峻,古焉耆以西诸国关隘也。山南海都郭勒绕而西流,山麓濒河处,右山左河,径极险窄。河南岸为库陇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