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山场
即今四川巴中市南鼎山镇。川陕革命根据地长胜县曾迁治于此。
即今四川巴中市南鼎山镇。川陕革命根据地长胜县曾迁治于此。
金置,属屯留县。在今山西屯留县东北二十里寺底村。古镇名。即今山西省屯留县东北常村。金属屯留县。明改今名。
古时东海之名,所指因时而异。先秦古籍中的东海,相当于今之黄海。《礼记·王制》:“自东河至于东海。”注:“徐州域。”但战国时已有兼指今东海北部的。《战国策·楚策》:“楚国僻陋,托东海之上。”秦汉以后,始
又作七可杜哈河、齐克都哈河。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支流利木里河。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24:黑龙江与由倭克特河会流后,“又东北有七可杜哈河自西北来……注之”。光绪《吉林通志》卷22:“
即今安徽肥东县驻地店埠镇。《宋史·高宗纪》: 南宋绍兴十一年 (1141),杨沂中等大败兀术于柘皋,“兀术亲率兵逆战于店步,沂中等又败之,乘胜逐北,遂复庐州”。
即鸿固原。又名杜陵原。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南。唐杜佑《通典》卷173京兆万年县:“有少陵原,则汉宣许后陵。”《类编长安志》卷7:少陵原“在今咸阳县南四十里,南接终山,北至滻水,西屈曲六十里,入长安县界,即
即今河南宁陵县北三十二里柳河镇。《方舆纪要》 卷50宁陵县: “县北三十里又有柳河集。旧设公馆于此。”
明置,在今贵州石阡县东。《方舆纪要》卷122石阡府: 松明关 “在府治东”。
即嘉诚县。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明曹学佺《蜀中广记》 卷31 《边防记》: “隋曰嘉城,唐曰嘉城,则为松州之所治也。”
即今湖北汉川县东南二十六里华严乡。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汉川县西南有蚌湖口塘。
北宋置,属柘城县。即今河南柘城县东南十六里砖桥集。(1)在江苏省高邮市南部。面积46.2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八桥,人口2000。因镇区中心十字河上架有三座交通桥,呈“八”字形,故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