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难城
在今陕西乾县西北齐南村。《寰宇记》卷31乾州永寿县:齐难故城“齐难即姚兴将名也,屯兵筑垒,在今永寿县西,其南、西、北三面,一如南豳之险”。
在今陕西乾县西北齐南村。《寰宇记》卷31乾州永寿县:齐难故城“齐难即姚兴将名也,屯兵筑垒,在今永寿县西,其南、西、北三面,一如南豳之险”。
唐建,属黎州。在今四川汉源县北。《资治通鉴》:五代梁乾化四年(914)十一月,南诏寇黎州,前蜀王宗范等三招讨击之,“丙辰败之于潘仓嶂,斩其酋长赵嵯政等。壬戌,又败之于山口城”。胡三省注:“路振《九国志
唐置,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资治通鉴》: 唐广德二年 (764),仆固怀恩会吐蕃、回纥,自朔方南犯,河西节度使杨志烈,遣监军柏文达 “遂将众击摧沙堡、灵武县,皆下之”。胡三省注: “摧沙堡,在原州西北
即喀喇乌苏宗。治所在今西藏那曲县。见“那曲县”。
在今江苏南京武定门外秦淮河上。建于明初。《明一统志》卷6南京:中和桥“在上方桥西”。1947年9月,美军士兵将在桥上纳凉的市民王守本和国民党空军士兵葛发庭推入桥下淹死,造成著名的“中和桥事件”,激起中
三国蜀建兴二年(224)分广汉郡置,属益州。治所在广汉县(今四川射洪县南柳树镇)。一说治所在郪县(今三台县东南)。辖境相当今四川三台、射洪、中江、遂宁等市县地。西晋初改置广汉郡。
南朝梁天监六年 (507) 置,治所在武熙县(今广西柳州市西南)。《元和志》 卷37桂州: “因桂江以为名。” 大同六年 (540) 移治始安县 (今广西桂林市)。隋大业元年 (605) 改为始安郡。
又名曹阳墟、七里涧。即曹阳。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得七里涧,涧在陕城西七里,故因名焉。亦谓之南山通河。亦谓之曹阳坑。” 即此。即“七里谷(1)”。
元至元十六年 (1279) 置,隶八番顺元蛮夷官。治所在今贵州麻江县北。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麻江县北。属管番民总管。后废。
在今贵州正安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70真安州: 南山寨在 “州西南七十里。亦谓之石城,即郑昌孙屯据处也”。
五代方镇名。后晋天福三年 (938) 置,治所在相州 (今河南安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北临漳县以南,河南林州、辉县二市以东,范县、清丰县以西,黄河以北地。北宋初废。五代方镇名。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