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头山

龙头山

①在今江西万安县东。《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万安县:龙头山在“县东二十里。高数百丈,周回十里,形如几案,一名案山。上有仙坛及龙峡。又有仙圣、罗汉二岩。龙溪水出其左,西入赣江”。

②在今广西阳朔县东北。《舆地纪胜》卷103静江府:龙头山“在阳朔县北一里。其南双山者攒眉山也。下有佛阁”。明曹学佺《广西名胜志》卷2阳朔县:“龙头山高百余丈,以形似而名。”

③在今四川雷波县西南百余里小沟乡北。产铅。清乾隆末曾开采,咸丰中废。

④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四十余里。《清一统志·曲靖府》:龙头山“在寻甸州东四十余里。地名九曲里。下有三沟水合为河,流入东川府界”。

⑤在今甘肃文县西北。《寰宇记》卷154文州曲水县:“龙头山在县西七里。从故松州党藂山来,至当州石马水口绝。其山如龙头。”


(1)又称葑山。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涧桥村。为一突入东太湖的半岛,犹如龙头取水,故名。山下鱼池成片,藕塘阡连。“葑山芰荷”,是东山佳景之一。山南有葑山寺,明嘉靖年间建。东厢为诉月楼。清乾隆帝南巡时,曾题“䖝二”匾额,寓意这里景色怡人,“风月”无边。(2)在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交界处。山峰连绵如长龙,因名。山体由砂页岩构成。最高点海拔 1368 米。山南麓有锅状陨石坑,直径3.2千米,深250米,面积约8平方千米。山上林木茂密,产马尾松、杉木和竹等。


猜你喜欢

  • 官禄㘵

    即官洛佈。 在今广东花都市西北十二里。清光绪 《广舆地全图》: 花县西南有官禄㘵 (村)。 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出生于此。村名。又称老村。在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中部偏西。清乾隆中期,洪秀全先

  • 云林县

    清光绪十三年(1887)置,属台湾府。治所在林圮埔(今台湾南投县南竹山镇)。据连横《台湾通史》:“云林设县始于建省之时,则为抚垦之计尔。先是光绪十三年,划嘉义以北之地,经营新邑,择治于林圮埔之云林坪,

  • 温汤井

    亦名温井。在今四川开县东北温泉镇。唐杜光庭 《录异记》 卷6: “开州后倚盛山,东枕清江,泝江而北三十余里至温汤井。井水泉水,在北山上。麟德年因雷雨震霹,山脚摧裂,洞门自开。” 清魏源《圣武记》 卷9

  • 须索河

    即今河南郑州市西北索须河。上游为须河、索河。索河出荥阳县南,北流至荥泽县 (今郑州市西北古荥镇) 南,与源自荥阳县东南之须河相会,是为须索河。又东会京河,东流为贾鲁河。

  • 岱宗

    即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市北。古以为诸山所宗,故称 “岱宗”。《尚书· 舜典》 说: 帝舜“东巡狩,至于岱宗”。《史记· 五帝本纪》 说,黄帝曾登 “岱宗”。即此。《封禅书》: “岱宗,泰山也。”即泰山。

  • 广南西路宣抚司

    元至元十三年(1276)以宋广南西路特磨道等地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即今云南广南县。领路城、上林、罗佐、安宁、富宁五州,辖境约当今云南广南、富宁两县及广西西林、田林等县地。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

  • 道城

    在今河南确山县北十八里古城乡。《元和志》卷9朗山县: “道城,古道国也。”

  • 承匡山

    “承雀山” 之讹。即凫山。在今山东邹城市西南五十二里。《寰宇记》 卷14、《元丰九域志》卷1均作 “承匡山”。

  • 白鹿郡

    宋大理改石桑郡置,属威楚府。治所在今云南楚雄市西。元代废。

  • 上川南道

    一名建昌道。清代四川省五分巡道之一。治所在雅安府(今四川雅安市)。辖雅安、嘉定、宁远三府,眉、邛两直隶州,相当今四川大邑、眉山、乐山、自贡、甘洛、金阳以西地区,西藏江达、贡觉二县及芒康县部分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