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津渡镇
又名龙窟铺。即今江西余干县西南,信江北岸龙津。明正德《饶州府志》卷2:“龙窑铺在二十九都。”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2:余干县南有龙津镇。
又名龙窟铺。即今江西余干县西南,信江北岸龙津。明正德《饶州府志》卷2:“龙窑铺在二十九都。”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2:余干县南有龙津镇。
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北。《水经· 潍水注》: “潍水又北径平昌故城 (在今诸城市西北)东,荆水注之。水出县南荆山阜,东北流径平昌县故城东……又东北注于潍。” 《元和志》 卷 11 引《三齐记》 曰: “昔
清康熙初置,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九十里万德镇南长城。《清一统志·济南府二》 “崮山驿”条:“本朝康熙初改置长城、崮山二驿,一丞主之。今裁。”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深州。治所在今河北饶阳县东北三十五里。《元和志》卷17:“盖因东北芜蒌亭为名。”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仍属深州,贞观元年(627)废。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
①在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北。《清一统志·奉天府一》:弟兄山“在岫岩厅西北九十里,南接青山口”。②在今辽宁凤城市北弟兄山镇附近。清咸丰《岫岩志略》卷4:弟兄山在“城北一百四十里”。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
①三国魏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古城乡(古城畈);一说在今随州市东北八十八里。西晋属义阳郡。南朝宋改为西平林县。南齐复为平林县,属东新安左郡。治所在今随州市东北八十八里。梁为上明郡治。隋大
即今天津市东北塘镇。位于蓟运河、潮白新河、永定新河入海处。清为海防要地,于此置北塘营,有游击守备驻防。光绪《畿辅通志》卷93:“北塘镇口之两岸各有炮台。”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被毁。
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清一统志·九江府一》:石耳峰“在德化县西南三十里庐山圆通寺东南。双峰并耸,形如两耳”。
即今湖北孝昌县东青山乡。民国 《湖北通志》 卷73 《兵事》: 清同治二年 (1863) 九月,捻军 “走青山口,焚广水驿”。
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清一统志·肇庆府》 “文德巡司”条:“大浩巡司在县东北归仁乡,元至正末置,明洪武十五年裁。”
即今江西丰城市西泉港镇。清同治 《南昌府志》 卷4丰城市镇: 泉港墟 “在县西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