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耳山

龙耳山

①在今湖南永兴县西二十里。《方舆纪要》卷82永兴县:龙耳山“周亘五十余里,南接郴州界”。《清一统志·郴州一》:龙耳山“双峰如龙耳,故名”。

②在今四川旺苍县北部。《方舆纪要》卷68南江县:龙耳山“在县西二百里。孤峰特出,石壁峭拔,上有甘泉”。

③在今陕西华县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54华州:龙耳山“山后有符嵎山,符嵎水出焉”。《清一统志·同州府一》 “符禺山”条下:“其南为龙耳山,在牛耳峪西。”


俗名“丫杈尖”。在浙江省淳安县西部。拔地而起,顶部两峰高插入云,状如龙耳,故名。山麓南侧有一座龙门塔,六面七层,砖结构,高24米,系明隆庆年间建筑物,门额书“南海蓬壶”,第二层横书“天光云影”。龙门塔斜对面有明代三边总制汪乔年的府厅;西侧有明代进士余乾贞墓葬,牌坊、石狮、石马尚存。


猜你喜欢

  • 仪真县

    明洪武二年(1369)改真州置,属扬州府。治所即今江苏仪征市。清雍正元年(1723)改名仪征县。古县名。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真州及扬子县置,治今江苏省仪征市。属扬州府。清雍正元年(1723年)改

  • 破山寺

    南朝齐建。即今江苏常熟市北四里兴福寺。唐常建有 《题破山寺后禅院》 诗。即“兴福寺”。

  • 缅宁厅

    清乾隆十二年 (1747) 改孟缅长官司置,属顺宁府。治所即今云南临沧县。1913年废为缅宁县。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改猛缅长官司置,治今云南省临沧市。属顺宁府。1913年废厅改缅宁县。

  • 芊口镇

    在今湖南华容县南。《梁书·胡僧祐传》:太宝二年(551),僧祐援巴陵,与侯景将任约遇于“南安芊口”,即此。

  • 万佛峡

    即榆林窟。在今甘肃安西县西南约一百四十里。即“榆林窟”。

  • 新桥马驿

    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33汶上县 “开水河驿” 条下: “县东南有新桥马驿。盖县为水陆通衢也。”

  • 豹貔镇

    清置,属崇明县。在今上海市崇明县北。乾隆三十三年 (1768) 置巡司于此。

  • 连渣脑

    在今四川美姑县西南美姑河边。清宣统元年(1909),英人布尔克自建昌入凉山“探险”,至此为彝族阿侯苏噶支执而杀之,即所谓“连渣脑事件”。清政府尝派兵征剿。

  • 花怜水

    即今广西平南县北大同江(同和江)。《元和志》卷37大同县:“花怜水,在县东北二十步。”源出金秀瑶族自治县东南观音山南麓,东南流至藤县西北入浔江。

  • 谢家店

    即今吉林辉南县东南辉南镇。清宣统初,辉南厅自大肚川移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