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宫永巷令丞

中宫永巷令丞

官名。《三辅黄图》:“永巷,永,长也,宫中之长巷,幽闭宫女之有罪者。”汉初少府与詹事所属均有永巷令及丞。少府所属的永巷令、丞武帝时更名为掖庭令、丞。詹事所属的永巷令秩六百石,副职有丞,掌宫婢侍使。令、丞或用宦者,或用士人。成帝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并归大长秋。东汉沿置中宫永巷令、丞,以宦者为之,主宫人。

猜你喜欢

  • 中都宰

    官名。春秋鲁置。主管中等都城之行政长官。《史记·孔子世家》: “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官名,春秋时鲁国置,为都城的行政长官。《史记·孔子世家》:“其后,定公以孔子

  • 锻工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金中大夫锻工上士属官,正一命。

  • 小府

    ①指与将军府设在同一州郡的校尉、中郎将、护军等的官署。南北朝时期战事频繁,各州郡长官多兼领将军名号,在州、郡内还设有校尉、中郎将、护军等领兵武职,位低权轻,其府署与将军府相比,则称小府,府中僚佐品阶亦

  • 甘泉居室令丞

    官名。甘泉本为秦的离宫,汉代加以增修,以备皇帝避暑之用,因为宫内房屋甚多,于是仿照未央宫制度,设居室以管理之,名为甘泉居室,设令及丞掌管其事。武帝时改甘泉居室为昆台,称昆台令丞。

  • 苗民官

    官名。明朝武职土官,非泛指。设置于湖广、云南、贵州某些苗民区,以当地民族头人担任,世袭。

  • 职令状

    文书名。又称关升职令状、关升荐削。宋朝中级以上官员荐举选人由判、司、簿、尉关升为令、录、职官的一种举状。荐举职官者为职状,荐举令、丞者为令状。

  • 拟陪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参见“拟正”。

  • 司会上士、中士、旅下士

    官名。见“司会中大夫”。

  • 西域都护丞

    官名,为都护之副,掌佐都护行施职事。《汉书·百官公卿表》:“西域都护加官,宣帝地节二年初置,以骑都尉、谏大夫使护西域三十六国,有副校尉,秩比二千石,丞一人,司马、候、千人各二人。”参看“西域都护”条。

  • 司驭正卿

    官名。即太仆卿,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太仆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