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军咨府

军咨府

官署名。清末置,为军事最高参谋机关。《清史稿·职官六·军咨府》:“军咨大臣二人,掌秉承诏命,翼赞军谟。总务厅军咨使二人(副协都统、正参领充),掌总领众务。副官二人,递事长一人,递事员五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各厅长、副官俱—人。条为四科,科长各一人。”所辖有测地局等。


官署名。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置军咨处, 附设于陆军部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脱离陆军部独立,其年七月初九日军咨处奏准《军咨处暂行章程》与《军咨处各厅科职掌》,规定设管理大臣,由王大臣中特简;总辖全处,通筹全国陆海军各项事宜。下设六厅: 总务厅, 设军咨使二人, 以副都统、正参领充任;下设第一至第四科,分掌考功、秘书、会计及庶务。第一厅,下设四科,分掌全国要塞、编制、出师计划等事项。第二厅下设第一至第五科分掌对于日本、朝鲜、俄国、英、美、德、奥、法、意等国的谍报及对其作战法,并该国驻扎武官调查员事宜。第三厅下设第一至第三科,分掌水陆交通、电信邮政及一切交通事宜。第四厅下设第一至第三科,掌理三角测量、水准测量、地形测量及制图事宜,并辖测地、制图二局。第五厅下设第一至第三科,分掌编纂中外战史、战记,中外地理、地志,掌管核对印刷及陆军文库事宜。各厅设厅长一人,科长、科员、录事及各种技术人员若干人。此外,军咨处还设有顾问官员,无固定员额,由管理大臣遴选请旨派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四月初十日,改军咨处为军咨府,原管理大臣改为军咨大臣,仍由亲王大臣中特简,员额二人。

猜你喜欢

  • 世官制

    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主要任官制度。其时王族、贵族凭借宗法、分封之制,世代承袭各种官职。《逸周书·商誓》记商代灭亡以后,周武王召集了伊、旧、何、父……幾、耿、肃、执等“殷之旧官人”(即在商代世代为官的贵

  • 苏拉章京

    满语官名。汉译为“散骑郎”。清朝王公府属武职官员。

  • 左仆射

    ①即“尚书左仆射”。② 即“行台省尚书左仆射”。参见“行台尚书仆射”。官名,秦始置,汉因之,自侍中、尚书、博士、郎皆有之。古者重武官,有主射以督课,以善射者掌事。军屯吏驺宰永巷宫人皆有仆射之号。成帝建

  • 总统府秘书厅

    北洋政府总统府的内部机构。以秘书长为主官,下设秘书、参议、大礼官等官。

  • 京师高等审判厅

    官署名。清末京师之审判机构。光绪三十三年 (1907) 设。掌京师刑、民案件审判,于重罪为二审,轻罪为终审。置厅丞一人,下设刑、民两科,各置推事六人,分掌所辖刑、民案件。设典簿厅,置典簿二人,主簿四人

  • 上千户所

    官署名。元朝军府等级。秩从四品,掌军七百以上,置达鲁花赤、千户各一员,俱从四品;副千户一员,正五品。

  • 列卿

    位列卿位的高级官员的泛称。参见“卿”。1、诸卿。汉朝诸卿,位在公下,类似今天国务院各部部长。其属官多置丞、功曹主簿等。汉朝有太常卿、光禄勋卿、卫尉卿、太仆卿、廷尉卿、大鸿胪卿、宗正卿、大司农卿、少府卿

  • 膳部郎官

    膳部郎中、员外郎统称。

  • 警察局

    官署名。民国置。为维持地方公共安宁的机关。设于各省会、各行政区、各市县及其他地势冲要、人口稠密、工商业繁盛的地方,受各该主管机关指挥监督,处理所辖地区的警察事务。

  • 尚舍直长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 殿内省置为尚舍局次官,八员,正七品。唐朝殿中省尚舍局沿置,六员,正七品。宋朝存其名而罕除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