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的别称。《三国志·魏书·文德郭皇后》:“帝王之治天下,不惟外辅,亦有内助,治乱所由,盛衰从之。”
官名,汉置,掌监军事。《后汉书·西羌传》:“中元元年,武都参狼羌反,杀略吏人,太守与战不胜,陇西太守刘盯遣从事辛都、监军掾李苞,将五千人赴武都,与羌战。”郡分职吏名。东汉设于边郡,为领兵之职。《后汉书
满语官名。汉译为“侍郎”。
官名。典兵曹长官。参见“典兵曹”。官名。见“公府典兵曹”。
官吏首长。《国语·楚语上》: “天子之贵也,唯其以公侯为官正,而以伯子男为师旅。”韦昭注:“正,长也。”官吏之长。《国语·楚语上》:“天子之贵也,唯其以公侯为官正也。”注:“正,长也。”
官名。即太子典膳监。官名。北齐与隋置,见“典膳局”。
指各部门次于正职的副长官,亦称副贰、副职。
清朝兵部职方清吏司所属办事机属。额设经承一人。
官名。西周散国置。掌藉田之官。《散氏盘铭》:“矢舍散田”,“散人小子眉,田(甸)戎微父”。
吏名。辽朝北枢密院吏员,在北枢密院通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