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武官名。隋炀帝改左右宗卫率为左右武侍率,唐初复旧。
见“印务参领”。官名。清置于八旗都统衙门,掌文书档案等事务。
见“大承华普庆寺都总管府”。
官名。北宋前期置,员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任,无职掌。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仓部司复置郎中、员外郎,遂罢。
北齐昭玄寺次官。协助大统管理佛教事务。亦称“沙门统”。
官署名。元至元二十年置,掌每岁从海道运粮供给大都(今北京)。其官有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并正三品,副万户四员,从三品。还有经历、知事、照磨、镇抚等。见《元史·百官七·海道运粮万户府》。
将军和相国合称。泛指高级文武官员。《墨子·法仪》: “虽至士之为将相者。”
官名。北齐置。参见“晋阳冶局”。
国民党政府的民意机关。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四月十二日,国民党政府公布了根据《抗战建国纲领》所确定的原则而制定的《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组织条例》第一条说:“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为集思广益,
官制用语。宋朝官员因公事向御史台禀报,称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