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知太常礼仪院事
官名。元置,秩正三品,员额二人,为太常礼仪院的副长官。
官名。元置,秩正三品,员额二人,为太常礼仪院的副长官。
官名。辽代南面宫官。汉儿行宫都部署院(也称南面行宫都部署司)设此官,掌行在诸宫之政令。见《辽史·百官志三·南面宫官·汉儿行官都部署院》,参看“行宫诸部署司”条。官名。辽置,见“汉儿行宫都部署院”。
官署名。清政府在平定太平天国之后设于各省,以抚绥流亡、营造宫衙为其目的。
官文书名。宋朝官员、命妇进呈后妃、东宫的文字。
即郎官。《后汉书·明帝纪》:“馆陶公主(光武帝女)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谓群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是以难之。”故称郎官为星郎。
元代驿站的站官。大站设二、三人,地位在驿令之下;小站一般只设提领。由地方提调长官从本处站户中选任,只受部札,不给俸。
州分职吏名。北齐上上州在户曹掾、史之外,又有左户掾、史,其与户曹掾、史如何分工则不详。参见“州户曹掾史”。
官吏“工资”中给米的部分称俸米。参看“俸”、《清文献通考·国用·俸饷》。
即“三司勾凿司”。
官名。清朝刑部所属律例馆之属官。乾隆七年(1742)设。六人,以刑部笔帖式充任。掌誊抄缮写。光绪三十二年(1906)裁。
即“精奇尼哈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