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大丞相府

大丞相府

官署名。或简称丞相府、相府。北魏始于丞相上加大字,以尊崇权臣。孝武帝太昌元年(532),高欢为大丞相,于晋阳 (今山西太原西南) 建府,辟僚佐,置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参军、掾、属等。诸僚属初仅管理相府事务,至东魏则“军国政务,皆归相府”。(《北齐书·神武纪下》) 后不常置。北周静帝大象二年 (580),杨坚为大丞相,总领百官,以正阳宫为大丞相府,置长史、司马、司录、从事内郎、掾、属、主簿、东阁祭酒、诸参军等。府僚地位甚高,如于谨以尚书左仆射兼相府长史 (《周书·于谨传》)。但具体政务不归相府,而由六官府分掌。隋恭帝时曾任命李渊为大丞相,“军国机务”“咸归相府”。(《隋书·恭帝纪》)

猜你喜欢

  • 冢人

    官名。① 掌墓地兆域的官吏。春秋战国置。《仪礼·士丧礼》: “筮宅,冢人营之。”郑玄注:“冢人,有司掌墓地兆域者,营犹度也。”②《周礼》中掌王陵墓地兆域的官员。一说为周朝置。《周礼·春官》:“冢人,下

  • 宗藩

    受分封的同姓皇族。《史记·太史公自序》:“(汉高祖)乃封弟交为楚王,爰都彭城,以强淮泗,为汉宗藩。”藩即屏卫之意。皇帝的同姓诸侯。《史记·太史公自序》:“(汉高祖)封弟交为楚王,爰都彭城,以强淮泗,为

  • 蕃育署提督太监

    宦官职名。明置,见“林衡署提督太监”。

  • 中国航空建设协会总会

    行政院直属机构。国民党政府设置,掌理关于航空建设的设计等事务。

  • 阿里哈超哈甲喇章京

    满语官名。武职。汉译为“骁骑参领”。

  • 内诸司使

    唐代宦官或武臣所领宫廷机构,唐人通称为二十四使司,但使名却难以确指,散见于文献的内诸使,掌皇室庄田的有庄宅使、宫苑使、内园使、洛苑使,掌声色玩好的有教坊使、五坊使,掌宫廷作坊的有中尚使、内作使、文思使

  • 职司

    ①职掌、职务。《左传·成公二年》: “未有职司于王室。”②宋朝选人磨勘改官,须数员举主奏举,其中之一必为职司,即现任所隶官司长官、副长官。③宋朝监司与朝廷特派的宣抚、安抚、察访等使统称。详“监司”等条

  • 宣慰司道

    政区名。元代在至元之初,行省与宣慰司平行,自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平宋以后,宣慰司降级而隶于行省,成为行省与路、州之间的承转机构。其辖区以道为名,称为宣慰司道。此种宣慰司道,全国计有十一道:(1

  • 督漕科

    清朝兵部职方清吏司所属办事机属。额设经承一人。

  • 乡董

    乡自治权的执行人员。清末至北洋政府初期定乡为自治组织,以乡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设乡董一人,为乡自治权的执行人员,其职权主要为筹备乡议事会议员的选举和议事的准备,执行议事会议决事项,执行县行政长官的委办事